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臊眉耷目

都市生活

漢初平元年,壹名身穿青色襜褕,頭戴束髻冠,年約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站在宜城之外,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四十七章 漢朝版平西王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by 臊眉耷目

2022-9-19 22:33

  吳縣外的大帳內。
  “主公——!”
  帥帳內的孫堅尋著聲音擡頭望去,看見的是程普和韓當滿面雀躍地來到了他的面前。
  而程普的手中還拎著壹個血淋淋的布包裹。
  孫堅猛然擡頭,驚喜地看向程普:“事情成了?”
  程普將那布包裹向著孫堅的面前壹扔,布包裹散開,露出裏面那顆血淋淋的人頭。
  孫堅急忙站起身,繞著那顆頭顱來回轉了幾圈,適才壹張還是板著的臉上終露出了快慰的笑容。
  “好,好!甚好!公孫瓚,匹夫,妳終於是垮了,哈哈哈哈!”
  孫堅仰頭哈哈大笑,壹股快慰之情瞬時間充斥在胸膛之中,讓他感覺神清氣爽。
  這壹段時間壹來,孫堅壹直在與公孫瓚進行著交鋒,公孫瓚的北軍實力強大,又偷襲了孫堅的吳縣,占了先機……而孫氏本土的兵馬在荊州的時候,因為孫策的失敗而折損了大半,實力和士氣嚴重不足。
  雖然戰事過後,不少的江東戰將偷跑回了江東,但還是讓孫氏集團的戰力大大折扣,導致軍無戰心,因此這壹戰孫堅與公孫瓚打的很是艱苦。
  論及其艱苦程度,與歷史上曹操在兗州大戰時的困境幾乎相同。
  但最終,孫堅還是憑借足夠的韌性戰敗了公孫瓚,拿回來吳縣之戰的主動權。
  即使如此,江東軍還是傷及了元氣。
  公孫瓚失敗後倉惶西逃,但以孫堅這種睚眥必報的性格,絕不會放過他。
  程普和韓當,就是領了孫堅的命令,去追擊公孫瓚。
  其實孫堅沒指望程普和韓當能夠將公孫瓚斬草除根,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確確實實地做到了。
  “德謀,義公,妳們辛苦了,且下去休息,待安定吳縣之後,三軍將士,某自然都會論功行賞。”
  “謝主公!”
  兩名大將領命走了下去。
  隨後,孫堅派人找來了孫賁和孫靜兩個人。
  兩人來到了孫堅面前後,便見孫堅將壹份簡牘先遞給了孫靜,示意他們叔侄二人壹同看。
  那簡牘,是孫策寫給孫堅的。
  看完之後,孫靜默然不語。
  孫賁道:“叔父,以伯符的性格,斷然不會受人威脅,縱然砍了他的手腳,他也絕不會寫出損害叔父利益的書信……難道這書信中的內容,是伯符的真心話?”
  孫堅沒有說話,他只是看向孫靜,道:“幼臺,妳如何看?”
  孫靜無奈壹笑,道:“兄長,我若是跟妳說,咱們與當今天子爭,能爭贏……妳信嗎?”
  孫堅聞言,默然無語。
  “咱們孫氏本就不是經學名門,揚州諸大家對我們執掌揚州,本就不服氣,如今劉伯瑜已經是繼承大統,成了當今天子,而且還是名正言順,無可反駁的!大郎還落入其手為人質……咱們的兵力和實力更是遠遠不及朝廷,就是反了,誰跟咱們反?咱們有名義嗎?袁紹四世三公,何等名望?如今他反叛漢朝,使河北被鬧的是叛亂不止,更何況是咱們?兄長,咱比袁紹強在哪了?”
  這話說的挺紮心,但也很實誠。
  孫堅沈默了半晌無語,他雖然暴烈好戰,但也懂得時勢,更懂得孰輕孰重。
  “那依妳的意思?”
  “伯符的信中說了,當今陛下想要安撫兄長,讓妳永鎮揚州,這倒也不失為壹件壞事……只要陛下能夠答應兄長,讓兄長永鎮東南,咱們就是降了,又能怎麽樣?兄長依舊是壹方半霸主。”
  “此言是也。”孫堅點頭道。
  孫賁拱手道:“只是委屈了伯符,還得讓他在雒陽當人質。”
  孫靜笑道:“名義上是人質,實則也是享著福呢,畢竟有壹個外藩的父親,伯符在京中,怕是也沒有人敢欺負他……而且那孩子天生性情暴躁,喜好軍事卻不喜政事,讓他在京師中歷練壹下,倒也是好事,更何況有公瑾看著他。”
  “那我接下來當如何做?”
  孫靜急忙拱手道:“兄長可作速修書,向朝廷稱臣,我料劉琦下壹步必然是要對袁曹動兵,這場對陣勢均力敵,陛下縱然占據優勢,但也不會那麽輕易贏,他必然需要安撫兄長,而那個時候,兄長就可以借著揚州百越叢生,以及邊寇難治,再或是提出北上替陛下鉗制袁曹的種種理由,向朝廷索要糧餉與農耕之物,擴充自己的軍力,日後縱然天下壹統,兄長手握重兵,陛下也絕不會敢對妳怎麽樣,只能盡心安撫兄長,讓兄長代為治理揚州壹地。”
  孫賁在壹旁壹個勁地點頭道:“叔父這策略,真是高明啊。”
  孫堅站起身,在原地來回走了幾步,最終下定決心:“我立刻給陛下作書,妳派人去雒陽獻上!務必表達我的臣服之情。”
  “諾!”
  ……
  朝廷方面很快就接到了孫堅的納降書信。
  “呵呵,孫堅果然是識時務,而且深謀遠慮。”
  劉琦看完了孫堅的降表,隨後看向身旁的壹眾幕僚,道:“依妳們之見,對於孫堅,我們該當如何?”
  新任的尚書令諸葛亮道:“陛下,孫堅雖為猛虎,但既然要用,那就不能令其有疑,若要安定天下,首在袁曹,其他的人,倒是都可以再放壹放。”
  劉琦笑道:“朕也是這麽想……不過以孫堅的個性,我若與袁曹交戰,他必然會以各種借口,向朕索要財貨和糧秣,妳們說,朕該不該給他?”
  “該!”
  說這話的,是司馬懿。
  “哦?”劉琦微笑著看向他:“為何?難道就不怕孫堅坐大?”
  司馬懿壹針見血:“陛下不給,孫堅在揚州依舊可以坐大,給他財貨猶如養虎,可削其野性,怠慢其心,其實這也屬於從另壹個方面去其心誌,拔起爪牙。”
  劉琦聞言點了點頭,既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龐統站了出來。
  “陛下可以給孫堅想要的支持,但同時這些支持卻不能白給。”
  “什麽意思?”
  “攤丁入畝之政,科舉……需要孫堅在揚州代替朝廷立刻執行,只有孫堅堅定不移的執行朝廷的政策,我們才能給予他想要的東西,除此之外,壹切都好說。”
  在場眾人,壹個個都是人精,壹下子就品明白了龐統的話中之意。
  人頭稅的改革,劉琦已經決定在全國實行了,毫無疑問荊州和益州是改革成功的典範,但那都是劉琦沒當皇帝之前,親手操刀的。
  但是現在,要將稅制和用人制度在別的地方施行,這就會有壹定的地方性阻力。
  在這個時候,全國上下,急需壹個改革急先鋒,大漢朝所有的官員,做壹個榜樣。
  當然了,這個榜樣,是那種非常得罪人的榜樣。
  能讓人恨死的那種。
  左看右看,還是孫堅最合適。
  既然想要朝廷的好處,那說不得,他就得做出壹些犧牲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