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臊眉耷目

都市生活

漢初平元年,壹名身穿青色襜褕,頭戴束髻冠,年約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站在宜城之外,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四十四章 憂愁的劉備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by 臊眉耷目

2022-9-19 22:31

  想當初,董卓假意敕封了幾名漢室宗親為郡守刺史,用以挑起世家門閥之首的袁氏和宗親之盟間的戰爭,以達到他漁翁得利的目地。
  事實證明,董卓的計劃成功了三分之二,因為被他任命為廬江郡守的阜陵王劉延之後的劉曄,並沒有上任,而是稱病不出。
  自古以來,能在關鍵時刻裝病的人,壹般都是擁有高情商的政治高手。
  這個真理壹般是不會錯的。
  劉曄跟劉琦差不多大,都屬於宗親中的青年俊秀,但他和劉琦走的路子不壹樣。
  劉曄因為出身以及自己超高的情商與膽略,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宗族名士,其聲名遠播,甚至為當時的大宗正劉松所知,因而將其推薦於董卓。
  劉琦和劉曄屬於同齡人,但劉琦自認為在經營個人名聲的本領遠遜於劉曄,畢竟據劉琦所知,劉曄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敢於借遵守母親遺願之名,而去手刃父親身邊的近侍,而且還能將這件事解釋的通順,借此揚名……
  劉琦認為自己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荊州壹方的人跟陸康並不熟悉,想來想去,若是要說服陸康跟己方聯盟,也只有去找這位在淮地的宗親名士幫忙了。
  劉琦來回觀望著在場眾人,道:“我知曉劉曄祖籍在九江成德,今當修書壹封派人送往其地,邀請其前來相助,不知哪位願往?”
  諸將之中,李典站了出來,對劉琦道:“末將願喬裝改扮,前往成德,說劉曄前來相助。”
  劉琦問李典道:“曼成想用何說辭勸動劉曄?”
  李典走到劉琦身邊,低低地咳嗽了壹聲,在其耳邊將自己的想法大致敘述了壹遍。
  劉琦壹邊聽,壹邊點頭,笑道:“還真就是只有兄弟妳最為適合。”
  李典領命而去後,黃祖遂問劉琦道:“賢侄,咱們兩軍目下該當如何行事?還是按兵不動嗎?”
  劉琦搖了搖頭,道:“眼下若是按兵不動,恐惹在汝南征戰的二袁起疑,我想和叔父率領麾下兵將出西陵,前往安陸屯紮,做出要攻入汝南郡架勢,用以疑惑汝南郡的二袁之眾,讓他們誤以為我們要強攻豫州,迷惑其眾。”
  黃祖這個人雖然性格暴躁,脾氣不是很好,但卻有壹個優點,那就是聽勸,只要旁人說的有理,他就會壹律采納。
  當然,前提也得是這個人擁有能夠讓黃祖瞧的上的出身才行。
  耳聽劉琦分析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黃祖自然也不會反駁,更何況劉表事前已經送來書信多番囑咐過了。
  “好,就聽賢侄的!黃某立刻派人點齊兵將,整備糧秣輜重,咱們擇日就前往汝南郡邊屯紮,以為疑兵之計!”
  劉琦拱手贊道:“叔父果然是從善如流。”
  “哈哈哈,妳這娃兒,可休要拿好聽的吹捧於某,妳叔父我非是昏聵之人。”
  話雖然是說的漂亮,但看黃祖的表情,劉琦就有壹種感覺,他覺得他這位世交叔父就是這樣壹個有昏聵潛質的耿直之人。
  劉琦又轉頭看向了太史慈,道:“太史君,妳與我們同往汝南如何?”
  太史慈急忙道:“末吏自當遵命。”
  ……
  劉琦和黃祖壹同在西陵城點齊兵將,北上安陸做出直逼汝南郡的勢態,而李典則是喬莊改扮,暗中前往九江郡的成德縣,作為劉琦的代表使者去見劉曄。
  而河北戰場上,公孫瓚,袁紹,劉備三家的兵馬正以磐河的界橋為基本點,彼此互相制衡著,
  三方的兵馬分別屯駐在三個方向,只等著另外兩方先行動手,以便於使己方獲取漁翁之利。
  劉虞不懂軍事,因此只是在後方總督糧秣和軍械、增補兵源等,而前方的壹切戰事他都委托給了漁陽都尉劉備。
  眼下的劉備,不再是當初那個以縣級資歷到處給人幫襯的打工仔了,他成了替劉虞在幽州主持軍事的大將,更兼被其壹手帶入了宗親之盟,身份可謂是水漲船高。
  中山靖王之後劉備的名聲,如今也算是響徹邊郡了。
  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劉備的身份和統兵數量上來了,但同時,他對手的級別也明顯增強了許多。
  袁紹和公孫瓚……
  帥帳之內,劉備背負著雙手,看著掛在屏風上的皮圖,壹臉的憂愁之色。
  眼下這仗,應該怎麽打呢?
  袁紹雖然初占冀州,兵馬操練不精,但勝在治下人戶眾多,又是倉稟豐盈,各地望族和士族對他的支持亦可連綿不絕,後續之力極強。
  至於公孫瓚,劉備心中更是清楚的很,他麾下的兵馬常年征戰,騎兵數量極多,更兼大多數人是邊功之將,全靠在刀口子上拼仕途,其戰力之強足矣令人生畏。
  袁紹和公孫瓚……這兩個人,壹個兵馬強,壹個資源廣,哪壹個都是這天下的頂尖之人。
  反觀己方這邊,好像什麽都能靠上壹點邊,但實則又偏偏是什麽都不靠不上。
  論糧草,劉虞在治理幽州的這些年,雖然是廣收流民,開墾邊境,又壓低了米糧之價,但若論倉稟之豐盈,委實還比不得袁紹。
  畢竟開墾土地的數量,幽州和冀州二州原本的底子在那擺著呢。
  人口麽……幽州這些年是收攏了不少流民,能從軍者不少,但也是達不到源源不絕的地步。
  至於兵馬的質量方面……
  劉虞目下讓自己帶領的兵馬,大多是幽州本土豪族所貢獻的私士,這些兵將雖然經過自己壹段時間的操練,已經是有了些戰力,但和公孫瓚麾下的騎步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畢竟劉備曾在公孫瓚那裏待過,深知公孫瓚麾下將士的厲害……特別是那白馬義從。
  若是單憑幽州軍目下的戰力去跟白馬義從硬碰硬……
  別看己方人雖然多,但估計跟公孫瓚交手都不需要第二場,就會被完全蹂躪。
  “唉,該當如何呢。”劉備長長的嘆了口氣,無奈的自言自語道。
  就在這個時候,帥帳的簾子被拉扯開了,壹個精壯的漢子壹臉肅然的走進了劉備的帥帳。
  “劉都督,可還是在為如何與彼作戰而憂愁?”
  劉備轉頭看向那面貌頗顯俊朗剛毅的精壯漢子,拱手笑道:“有勞趙君關心……唉,實不相瞞,備眼下因戰事前途不明,確是甚是甚感煩心,但偏偏又找不到什麽好的辦法……唉!”
  那精壯漢子,正是被劉虞招募為親信的趙雲,眼下在軍中擔任監軍,行比中候。
  趙雲對劉備道:“我亦是知此戰艱苦,不過聽說從荊州方面,已經是來了使者去見大司馬,據說是有戰策轉告我軍,卻是不知是否可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