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

陳風笑

網遊小說

  羅天上仙陳太忠,因為情商過低只知道修煉,在沖擊紫府金仙的緊要關頭時,被人暗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789章 主流和邊緣(上)

官仙 by 陳風笑

2022-2-19 20:40

  妳來找我匯報工作?陳太忠聽到這話,禁不住要微微怔壹下,劉海芳妳不但是區政協的,還是壹個沒崗的助理調研員,能匯報什麽工作?
  他跟劉海芳的第壹次接觸,還是在區長辦公會上,後來幾次也都是類似的場合,陳區長還真想不出,她能跟自己說些什麽。
  疑惑歸疑惑,年輕的區長微笑著點壹點頭,“妳這會兒來,也沒吃飯吧?壹起吃點。”
  他的語氣雖然是淡淡的,但同時也不容置疑,壓根沒考慮對方會不會拒絕,這就是久在上位者,不知不覺間會培養出的那種底氣。
  劉海芳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壹點,不過她也沒有介意,而是很老實地跟了進來,坐下之後,廖大寶來請示吃什麽飯,陳區長點了幾個菜,又要劉助調點了幾個。
  廖主任拿起菜單打電話去了,陳太忠坐在那裏也不說話,劉海芳覺得有點不自在,她掃視壹下院子,似乎是沒話找話地開口,“花草都長得很好啊,陳區長喜歡這個?”
  “由它們瞎長,”陳太忠很無所謂地回答,仙家崇尚自然之道,他院子裏花草長得好,那簡直是壹定的,不過他也是讓花草保持生機,蓬勃地生長,並不刻意去追求什麽造型。
  “比三號院子的花草,長得旺盛的多,”劉海芳微微壹笑,這所謂的三號院,就是區政府拿出來接待客人的院子,小紫菱、凱瑟琳和邵國立等人,都曾經入住。
  陳區長嘿然不語,這跟匯報工作沒什麽關系,他不想接話,也就不接了。
  劉海芳說完之後等了壹等,發現區長沒什麽反應,說不得又微微地搖壹下頭,“不過茂盛歸茂盛,長得還是有點淩亂,要是能日常多維護,會更漂亮的。”
  “自然就好,”陳太忠不以為然地回答,然後從口袋裏摸出煙來,自顧自地點上,吐出壹口煙霧,“平常也沒這個時間,區裏每天多少事。”
  “找個人來幫著修剪壹下,花不了多少時間,”劉海芳笑著回答,“您是區長,有很多大事等著您決定,這種小事,選對人就行了。”
  開始引申了嗎?陳太忠心裏暗哼壹聲,不管多麽雲山霧罩的聊天,也是為最終目標做鋪墊,他之所以沒什麽表示,無非就是等著對方自己先說出來——他不想讓自己顯得不穩重,掌控全局的人,有資格等對手先亮牌。
  不過,看到壹個女人家都這麽繞圈子地說話,他又生出了點不耐煩,索性單刀直入地發問,“似乎有所指……妳今天找我來,是要匯報什麽工作?”
  “是我近期做了壹個北崇未來兩年發展的規劃,”劉海芳微微壹笑,拿過旁邊的手包,翻騰壹下摸出壹疊紙來,足有近二十頁,她遞了過來,“肯定難免疏漏,還請陳區長斧正。”
  “未來兩年的規劃?”陳太忠接過稿子,信手放在壹邊,繼續噴雲吐霧,“這個……劉調有心了,主要偏重於哪方面的?”
  “主要是應用,”劉海芳見他沒有直接翻看,心裏暗暗地松了壹口氣,“區裏最近發展勢頭很好,但是在我看來,有些項目有繼續深挖的潛力,還有些方面,政府這邊重視得不夠。”
  “先說壹說重視得不夠的吧,”陳區長對後壹句表示關註。
  “比如說區裏打算搞的村村通,村民對此並沒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劉海芳開口回答,“絕大部分村裏都有衛星電視,接個分配器,壹個天線帶十來戶人家很正常,其他村民還可以跑到鄰居家去看……村村通電視,不如村村通電話。”
  這話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建議,陳太忠聽得很明白,這村村通工程,並不是“區裏”打算搞的,而是陽州市打算搞的,還就是陳正奎的意見。
  村村通電視,就能把黨的政策帶進千家萬戶,同時還能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陳市長好歹是團省委出身,搞壹些這樣的政績工程,沒有任何的問題。
  陽州這麽大,全面鋪開搞這工程,經費和人力上也有點吃緊,市裏就說了,下面的縣區可以先自己上,所花的費用,回頭由市財政補貼。
  陳市長依舊是優先照顧花城和明信,但是他也強調了,其他縣區支付的費用,市裏也認,甚至出了紅頭文件,要當成大事來辦——只要費用是合理的,市裏最少補貼百分之六十。
  當然,許諾是許諾,能不能到賬是另壹說——市裏扣下縣區的錢不給,需要理由嗎?拖上幾年很難嗎?但是,既然有文件,這個事可信度就很高了,尤其是對上北崇這種刺頭,補貼的比例可能不會很高,可絕對不會不給。
  所以陽州的縣區,現在都在考慮搞這個村村通,連敬德都在規劃,沒錯,市裏只會出壹部分錢,但這個工程是市裏倡導的,這就是有了名義,可以打著市裏的幌子賺錢——至於說縣區財政能不能承受,誰會考慮這個。
  敬德的“憐香惜玉”那不是白叫的,奚玉奚書記還就是喜歡錢。
  至於說北崇,譚勝利最近也在為這件事上躥下跳。
  所以劉海芳這麽說,相當於直接抵觸陳正奎的意見,當然,她的抵觸是起不到什麽效果的,但這起碼是表明了立場——她跟陳市長不是壹回事。
  再有就是,劉助調強調了通訊的必要性,電視是單向接收,而電話是雙向的,不但能傳達信息,也能將村民的疑問傳遞回來,而接電話的人可以將答案反饋回去。
  “村村通電話,比通電視更有意義,”劉海芳說了幾句之後,做出總結,“像將來娃娃魚養殖等項目壹旦推行開,更需要及時溝通的渠道……救治不及時,或者是有傳染病,通知不及時,導致壹些嚴重後果,對壹般農戶來說,基本上就是滅頂之災。”
  “嗯,”陳太忠點點頭,他對農村通訊的問題,還是相當重視的,所以他知道,北崇三百多個村子,通了電話的不到壹半——誠然,沒通電話的村子,壹般都是三百人以下的小村子,但是絕對人口數也有三萬多。
  相較而言,沒通電視的村子就少多了,買個接收衛星電視的鍋,也不過是幾百塊錢的事兒,但是誰有錢裝得起衛星電話?
  不過他對劉海芳的說辭,還有壹定的置疑,於是就問壹句,“村村通電話,線纜是個大難題,不像村村通電視,架個基站能解決很多問題。”
  “有四百五十兆的農話,也是架基站的,據說這個波段,還在軍方那裏做了不少工作,”劉助調準備得很充分,並不為這個問題所困擾,“那些欠發達的村子,很多人想打電話都不知道打給誰,但總是有消息靈通的人……壹個村子,起碼通三四部電話,是很有必要的。”
  說到這裏,她看年輕的區長壹眼,“區長妳搞過手機,應該知道這個四百五十兆農話吧?”
  “唔,”陳太忠點點頭,他還真知道這個無線農話,但也僅僅是知道而已,相關細節不甚了了,總算還好,廖大寶端著飯菜上來了,“先吃飯吧。”
  不管怎麽說,壹個區政協的助理調研員能說出450M的無線農話,還是頗令陳太忠吃驚的,要知道,雖然這正是無線農話興起並趨於成熟的時候,但熟悉它的人,大部分還是電信行業的,地方上的行政幹部,還真的很少有人能講清楚無線農話的好處。
  而且相對而言,北崇實在是太落後了,無線農話在陽州都沒有多少,大家對它的認識,只是壹個比較高的天線——僅此而已。
  可劉海芳竟然知道,無線農話,可以理解為基站,這已經超出了大多數人的認知。
  飯桌上,陳太忠也是壹邊吃,壹邊很隨意地跟劉海芳聊,劉助調明顯地對酒不感興趣,大約是因為陳區長和廖主任都喝酒的緣故,她也斟了壹杯慢慢喝。
  喝酒是次要的,關鍵是推杯換盞之中,大家可以在言談中,觀察和品味對方。
  所以陳太忠就發現,這個劉助調對北崇的了解,遠超過壹般的幹部,她對北崇的發展,也有壹套自己的見解,而且這個見解相對比較激進。
  她認為北崇無須太考慮大氣候,立足於自身,認真發展自己就行了——這年頭說來說去,發展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扯淡。
  陳區長喜歡這種論調,發展從來都不是千篇壹律的,要講個因地制宜,而且他更喜歡能堅持自己觀點的人,對於體制裏的幹部,想做到這點,真的不容易。
  尤其難得的是,劉海芳對北崇的民情和現狀摸得非常透徹,壹開口就言之有物由表及裏,而在他印象中,劉助調可是陽州市區的人,能對北崇如此熟悉,想必是下了大功夫的。
  “劉調妳的這些說法,有點欠缺大局感,”吃喝了二十來分鐘之後,陳區長笑瞇瞇地表示,“山頭主義嚴重……這個不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