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三章 為日覓月議乾坤(六)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西安到洛陽八百裏,洛陽到京師四百裏。
  三天前從長安出發,到了今天已經看見了熟悉的汴河。
  新造的鐵路與老舊的運河在京畿大地上齊頭並行,直通向那壹座繁華富麗甲於天下的雄偉巨城。
  壹座座高高拱起的虹橋從壹側窗口掠過,由於黃河水帶進來的泥沙堆積,虹橋之外,就只有高起的堤壩。但另壹側,是壹望無際的田野,間或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村莊。
  專供重臣的專車車廂上,裝設了玻璃車窗,而不是普通列車的木柵車窗。內部的裝飾,也是與呂惠卿的身份完全匹配。
  離開了長安京兆府,拖家帶口的上路。為官三十載的呂惠卿,還是第壹次覺得千裏跋涉的旅程是如此的輕松。
  八節車廂,行禮、仆從,家眷,各有安排。甚至還有專門壹節用來見客、起居的車廂。
  車廂寬闊,站起來甚至可以走上幾圈做散步。呂惠卿的臥室之中,甚至擺了壹張興起不及十年的拔步床來,除了上下都固定以外,與富貴人家所用床榻別無二致,甚至比呂惠卿在長安用的床鋪都好。
  呂惠卿現在所在的書房,除了桌椅書架皆固定,壹切與正常的書房無異。
  若說有區別,就是面前的這壹張獨運匠心的書桌。
  只看桌面,與尋常書桌別無二致,但書桌下方,卻是帶了抽屜。
  官造的筆、墨、紙,便整齊擺放在抽屜中。壹方澄泥硯則是直接鑲在桌面壹角,硯臺邊框上有著波浪狀的起伏,這是精心設置的筆架。
  筆洗也同樣嵌在桌面上壹角,不過不是慣常的瓷器,而是新出的鐵胎琉璃器,以鐵為胎,熔石化液,搪制而成。琉璃盆色如白瓷,盆中的嬉水雙魚則是鮮紅欲滴。
  這還僅僅是壹張書桌,車中其他各處,無不可見設計者的用心之處。
  騎馬風大,馬車局促,真要說起出行舒適,自是以行駛在鐵路上的有軌馬車為最。當年奔波於壹座座驛之間的時候,呂惠卿從來沒想過出行還能有如此享受。
  盡管呂惠卿不想承認,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韓岡主持國政的這幾年,大宋的萬裏江山簡直變了壹個模樣。
  大工大役,勞民傷財。即使新黨在位的時候,也絕不敢在區區數年中,興起長達數千裏的工役。
  只是因為畏懼遼國,又看見了鐵路運兵運糧的好處,朝廷才開始決定大修鐵路。
  關中通了鐵路之後,縱使西夏復起,亦是反手可滅。但更重要的,是這壹條條以軍事為名興修的鐵路,反倒帶來了更多的稅入,讓國勢蒸蒸日上。
  當從東而來的鐵路貫通潼關直抵長安,當從北而來的鐵路自太原直抵黃河北岸,呂惠卿不需要出門去看長安城中日漸增多的南北時新貨,只要翻翻府中的賬籍,看看商稅增加的數額,就知道兩條鐵路所帶來的好處到底有多大。
  呂惠卿啟程前,正聽說京兆府的蹴鞠總社正準備與北地各大州府攜手,將各地蹴鞠聯賽的冠軍球隊,於年節期間齊聚京師,共爭競標,號為天下大會。
  沒有鐵路,沒有三日千裏的高速,這樣的提議,只會被視為瘋人囈語。
  “鐵路雖好,日常維護就不是小數。”
  “光是節省下來的驛館開支,就足以彌補上維護費用。”
  “天下鐵路才幾條,能省下多少?”
  “鐵路是不多,但全都是修在交通要道上,這也是驛站開支最多的地方。”
  兩個兒子在前面的爭論,透過車門傳了過來。
  呂惠卿搖頭,這種事有什麽好爭論的?這兩個兒子比起他們的兄長來差了不少,正經事卻不見他們爭。
  之前為了幾家越長安西去的中書官吏,還問到自己面前,是否有唆使他們在名單上做手腳。
  呂惠卿當時就把兩個混蛋給趕了出去。
  什麽當問,什麽不當問,活了這麽大還不明白嗎?
  意外也罷,故意也罷,當事的七人都去了西域,那就是章、韓二人打算繼續維持朝堂上的局面。
  不過王安石既然已經選擇了破釜沈舟,要保住新學的未來,想要將局面再維持下去,可就越發的難了。
  呂惠卿就在此時,轉遷他職。
  章惇可以讓他無法覲見太後、天子,韓岡可以讓他在北地的幾個大州府來回調動,但總不能不讓他路過京師吧?
  “看看熱鬧也好。”呂惠卿自言自語。
  能攪攪渾水更好。他如是做想。
  ……
  “介甫平章近況如何?”
  “幾乎快要復原了,前幾日登高,上覆舟山時都沒讓人扶。”
  “中風好得這麽快!在江寧的翰林醫官是哪幾位?”
  “還是家嶽的底子好。”
  “記得當年初變法,介甫平章連著幾夜不睡,第二天還能上殿與富、文之流打嘴仗,這身子骨,自不是尋常人能比。”
  “好身體是練出來的。家嶽退隱之後,每天去書院之前,都要先去蔣山【紫金山】走壹圈。不是如此,如何扛得住病?”
  兩位宰相走在殿宇間的廊道中,低聲地交流,讓所有人都不敢靠近。
  幾步路的沈默後,章惇的話題跳回了朝堂,“……呂吉甫要入京了。”
  “亂不了陣腳了。”
  派系不同,韓岡也就不會像章惇壹樣,擔心呂惠卿入京的危險。
  “陣腳不亂,水會亂。”
  “能亂哪家的水?王家?”
  “狄家。”
  韓岡腳步的節奏稍稍變了壹點,隨即笑了起來,“狄家如今風頭占盡。家嚴前日還給我寫了信,問跟親家孫女爭後位的,究竟是狄諮家的還是狄詠家的?還是說狄家有兩個女兒都想要薦入宮中。”
  章惇也笑了,“幸好只是壹個。”
  “所以回信去,就說是狄詠所生,卻是庶出,且嫡母悍妒,三歲便逐出家門,養在其伯父狄諮家中。”
  “若非身世曲折,豈得諸多口舌?前兩日,陸佃登門,也說起狄家事,說‘今士大夫家娶婦,亦必求嫡,況於天子’?”
  “這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韓岡立刻道。
  “的確,如今有幾個嫁娶是在乎嫡庶的?”
  “門風比嫡庶重要。”
  “玉昆。”章惇搖搖頭,韓岡的糊塗裝得太過了,“男是看前程,女是看嫁妝。有了進士才,朝臣家的嫡女可任選。有個千畝田,縱使外室所生,亦能招個進士女婿。”
  如今士大夫家招婿,若非親戚故交,便是要看前途,少問嫡庶。
  壹個才識駑鈍的嫡子,哪裏比得過壹位進士在望的庶子?
  章惇還是奸生子,照樣娶得是名家之女。章惇是什麽身份?
  韓琦都是庶子,他又是什麽身份?
  男子前途與嫡庶毫無瓜葛。
  男子如此,女兒家也壹樣。
  妯娌之間,比的也是嫁妝多寡,而不是嫡庶。
  嫁妝少了,妳就是嫡出又如何?嫁妝多了,別說是滕妾所生庶女,就是外室所生,乃至奸生,還不是照樣大把人去爭?
  韓岡笑而不語。
  世風如此,何必多言。
  章惇也知韓岡脾氣,搖頭又道,“只是庶出還好說,真的並不講究那麽多。慈聖再蘸,章獻寒微,哪個講究了?但狄家這個女兒身份委實太曲折了點。”
  慈聖光獻曹後,當初是先嫁了人,只是新婚之夜出了意外,又被送回了娘家。傳言說是新郎官在洞房花燭夜被金甲神痛擊額頭,頭疼欲裂,心知曹後貴不可言,自家高攀不上,甘願送回,任其再嫁。真實情況如今已是無從得知,可不論從什麽角度來看,曹後是二婚無疑。
  至於章獻明肅劉皇後的出身,說寒微已經是太溫和了。根本就是蜀中銀匠龔美之妻,之後被賣給還是太子的真宗。這位前夫龔美後又改姓劉,與章獻皇後認為兄妹,還編了壹個好身世出來。
  狄家女再差,也是樞密使家的親孫女,婚姻又清白。可她的父母實在不好定。
  到底是以所生為父母,還是以所養為父母?朝堂上為此頭疼了不止壹日了。
  “前幾天太常禮院裏面還吵了壹回。”韓岡笑道,他已經聽人說了當時禮院中爭論的內容。
  “親生父母俱在,女兒又不像男子,有過繼之說,自當尊其親生父母。”
  “狄詠夫妻棄其所生,狄諮收養,恩同再造,十幾年養育之恩,以春秋大義,當以其為父母。”
  “國朝以孝治天下。萬壹其選為皇後,難道親生之母不須加恩,難道嫡母不須加恩,難道養母不須加恩。”
  只為了這件事,禮院中便大吵了壹番。
  “兩父三母,當真做了皇後,日後朝廷有得頭疼。”章惇嘆著氣。
  “聽說太後很喜歡狄氏女。”
  “太妃似乎更喜歡玉昆妳的內侄女。”
  “她喜歡的不是我那內侄女,而是想借助家嶽的身份。”
  兩位宰相於言辭間,對太妃頗有不滿。如果給外人聽見了,必然會惹來壹場亂。
  “玉昆妳,妳看怎麽辦?”
  “相機行事吧。”
  韓岡越發地看得開。不過狄家女,的確不適合母儀天下。
  不過呂惠卿就要到了,他到底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