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從秦州往隴城縣的官道長三十裏,寬四丈,順著藉水修築,厚厚的黃土夯築得堅硬如石,是秦州向東連接鳳翔府,直通關中的主要通道。如此寬闊的道路,足以容下八匹馬或是四輛車齊頭並行,也能容納每年從關中腹地向秦州運來的三十萬石糧秣通行。但現在,韓岡和他的輜重車隊卻都是站在官道旁的泥地上,等待這條官道重新開放。
  壹對對旗牌官,各自舉著旗號、官牌贊導喝道,後面則跟著數百名戴盔披甲的騎兵迤邐而行。騎兵分前後兩部,護持著中間的壹支三百多人、服色摻雜的隊伍。
  這壹整條隊列從頭到尾有近壹裏長,人數大約七八百。只看其中帶甲騎兵的數目,少說也有壹個指揮的兵力。秦州雖是前線,但騎兵始終不多——或者說,整個大宋的騎兵數量都是少得可憐——秦州連著蕃兵、漢軍壹起算上,也不過五千上下。而現下在韓岡面前魚貫而過的隊伍,就占了其中的十分之壹。
  “是李相公回來了!”
  “是經略李相公!”
  不是壹路經略的身份,如何能以數百名騎兵為護衛?的確是李師中回來了。
  秦鳳路的經略相公為了就近調配輸送給籠竿城和甘谷城的軍需物資,他在隴城縣上——也就是韓岡去甘谷城這條路的第壹站——整整待了半個月之久,直到此時,方才回鎮治所。
  李師中位高權重,其人出行自是閑人遠避。雖不像天子出巡要沿途人家擺起香案、山呼叩拜,但遠趨避道,卻是少不了的。
  “要是他能早幾天從隴城縣回來就好了。”韓岡心中不無遺憾地想著。
  李師中的性格為人,州中多有傳言,那是攏著權力不肯放手的性子,同時為人刻薄,近於酷吏。德賢坊軍器庫之案如是落到他手上,鐵定給他辦成株連數十家上百家的大案,成紀縣連句嘴都別想插上。陳舉也肯定逃不過這壹劫。而陳舉垮臺,韓岡現在就應該已經回到藉水對面的家中,讓小蘿莉為自己暖被窩了。
  “回來得實在太晚了!”
  “好威風……”看著李師中的隊列,王舜臣則是另外壹種心情。
  “這不是當然的?!秦鳳經略相公啊,天下文官武官數以萬計,但在他之上的也沒多少。如果入朝,再升壹步便是壹任宰執了。”
  雖然如此回復,但站在路邊,韓岡看著浩浩蕩蕩地護衛著李師中的騎兵隊伍,心中照樣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半是羨慕,半是渴望。羨慕他的權勢,渴望的也是李師中現在擁有的權勢。
  能做秦鳳路經略使,在大宋文官序列內,說起來應該能排進最前面的三五十人之列了。大宋的地方行政區劃,從下到上是鎮(鄉)、縣(羈縻州)、州(府軍監)、路(京)這四級,其中路是最大的區劃單位。
  路有轉運使路和經略安撫使路的區別,轉運使路整個大宋才分了十五路,而後才加到十八路,經略安撫使路多壹點,也沒超過二十五。而不論是轉運使路還是經略安撫使路,其序列都是北方排在南方之前。而如今西北多戰事,關西四路以及河東壹路尤為重要,李師中的地位,在天下二十多個經略安撫使中,其實是排在前五的。
  看著身著紫袍的李師中氣勢軒昂的騎在壹匹高俊的棗紅色河西良馬上,在眾軍的護持下從眼前穿行而過。韓岡神思突然間有些恍惚,究竟是在什麽時候,漢人的文吏虛弱得連馬背也爬不上去了呢?
  在前世,韓岡總是以為文官乘轎,武官騎馬是古代的慣例。但在這個時代,連文官也多是騎馬,少有坐轎乘肩輿的。以人為畜,名聲上殊不好聽。就算是宰相,除非是年老腿腳不便,得到天子特旨賜以肩輿,否則也壹樣是騎著馬入宮。
  ——這還是修文偃武的宋代!而且還是北方的優良養馬地皆盡喪失,戰馬數量不足的宋代!而明清,不缺地,不缺馬,文官們卻都是以人為畜,不坐轎子就走不了路。
  這該叫做壹代不如壹代吧!
  班超手上只有三十六人,卻也是敢在敵國殺人放火。王玄策據說單人匹馬就帶領附庸國的軍隊擊敗了壹個印度古國。
  雖然宋朝的尚武之風遠不如漢唐,但書生至少還是能騎馬,也能拉弓——韓岡自己的箭術就不錯,他在張載門下遊學時,也有過幾次在初春與同學壹起射柳【註1】的經驗,而真宗朝的狀元陳堯咨更是以箭術聞名天下,還留下了壹段熟能生巧的典故來——但到了明清,多少讀書人好像只能拿扇子,玩兔子了。
  李師中的隊列已經走遠,只看著壹條塵龍滾滾西去。被逼到路邊的民夫們紛紛把騾車趕上官道,王舜臣來到韓岡身邊,“韓秀才,該走了!”
  韓岡回神過來,對王舜臣歉然壹笑。
  他再回頭,望著滾滾的塵尾。這就是壹名經略使的權勢。論才智,他不認為自己會輸人,論刻苦,不論是他還是前身,都是能壹心苦讀的人物,論眼光、論學識,韓岡更是自信。只要有機會,不論是去參加科舉,還是得人薦舉,他如何不能在北宋混出頭來?
  雖是無緣無故地來到這個時代,但韓岡怎甘心渾渾噩噩地過上壹輩子?不論叫野心也好,雄心也好,他的眼界如今放得很高!
  總有壹天,他會站在比李師中還要高的地方。
  總有壹天……
  ……
  韓岡帶隊重新上路,不過兩個時辰,壹行人便趕到了隴城縣中。照著慣例,他們被安排著在縣城外的壹座舊軍營中歇了下來。王舜臣雖然跟韓岡帶的輜重隊不是壹家,董超又與營門守衛咬了半天耳朵,想堵著不讓王舜臣入內。但王舜臣拿著吳衍開出來的關文令紮——但更有用的還是他的那根馬鞭——也大搖大擺的壹起入了營。
  此時還未交申時,但冬天天色黑的早,日頭已然西垂,半幅天穹都泛著血紅。
  安排著吃了飯,四十多人便占了兩間營房,壹邊二十人擠在兩張大通鋪上。韓岡用著看管民夫的名義,把薛廿八和董超兩個分開來各安頓在壹間房中,他自己和王舜臣則分睡在兩座營房外間的軍官專用廂房內。
  “記住了,這是軍營,不是惠民橋後的私窠子【註2】,沒得讓妳們進進出出!入夜後無令不得出房,要是給灑家捉到,老大軍棍伺候,別以為灑家不敢打斷妳們這些猴崽子的腿!”
  王舜臣板著臉站在營房中,他威風凜凜地教訓著壹眾民夫,三十多人老老實實地站成兩排低頭聽教。按理說輜重隊的領隊是韓岡,而王舜臣不過是順路同行的外人,就算教訓,也該韓岡出頭。可韓岡就在旁邊站著看著,而董超和薛廿八被逼著跟民夫們站在壹起,只冷著臉,什麽都沒說。
  韓岡瞧著兩人的神色,有壹半好似因為王舜臣背在身後的雙手正用力捏著他的那柄馬鞭,但更多的應該是想著後面把場子找回來,而在忍著壹時之氣。
  王舜臣的條令並不是他私編出來。夜間私出軍帳、營房,按照軍法都是要打軍棍。莫說到帳外透透氣,就是想方便,也是要先得命令;沒得命令,那就直接解在褲襠裏。
  韓岡對此軍規倒是了解不深,但能幫著困住薛董二人,自不會有二話——如果薛廿八和董超敢犯軍條,他絕對會乘機廢掉兩人的腿——何況這條令也不是用來約束他。先去檢查了壹下車輛,還有牲畜的食水,讓值守的民夫好生地看管。而後韓岡又去了軍營外。
  附近的百姓都是慣會做生意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軍營,那就做著裏面過往軍隊的買賣。為了多謝王舜臣相助,韓岡在外面買了酒肉回來,吃飯聊天順便拉拉關系——也多虧韓千六在臨出發時,塞了壹貫多壹點的大小錢給他,不然也沒錢做這些。
  王舜臣的房間就在營房中隔出來的廂房中,這也是為了讓軍官和士兵不至於離得太遠,也能監視到士兵們的進出。韓岡拎著酒肉過來,他也是高興。不多說二話,兩人在桌邊坐下,便吃喝起來。
  酒過三巡,韓岡抹了抹嘴上的油腥,正容向王舜臣謝道:“今日之事,真是多謝王軍將了。”
  韓岡真的很感激王舜臣,若不是有他在,今夜說不得自己就要先下手為強了,否則明天到了山道上,保不住會出什麽幺蛾子來。吳節判做事也是妥當,讓他直接出頭他是絕對不幹,可請他調壹個可信的軍官,他找來的王舜臣卻不僅僅是可信,而且可靠。
  註1:射柳,中國古代傳統的春季遊戲活動。不論漢人和胡人,到了春天柳樹發芽,都有在校場上插柳枝,比賽射術的傳統。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射居第三。
  註2:私窠子,就是私娼妓院,與教坊司官妓相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