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章 征近伐遠方寸間(下)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關於羅江、神狗之類勸誡,王韶說說也就罷了,他知道韓岡做事向來穩妥,提點壹二足矣。
  今天的正事不是訓斥兒子,也不是提醒韓岡不要在公文中說到狗。韓岡會跟著王韶壹起走,同樣不是為了檢驗他軍棋推演有多吸引人,而是為了準備招待壹名客人。
  韓岡另外壹名舉主,王韶在秦州僅有的兩名盟友之壹剛從甘谷城回到秦州,明日就要詣闕面聖,與王厚他們做壹路走,王韶理所當然的要設宴款待。
  也許,王韶的盟友現在只能算壹個半,雄武節判吳衍如今漸漸與王韶疏離,連韓岡要求見他,都會被推三阻四。
  韓岡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看不清形勢的官員秦州多得很,並不止吳衍壹個。對王韶和他的平戎策,誰也不會有跟韓岡壹樣信心。
  故而到了晚上,王韶設宴招待張守約時,吳衍便沒有到場,而是韓岡跟在後面相陪。
  “韓岡拜見老都監。”韓岡趕著對張守約行禮,起身後笑道:“韓岡看著老都監身子骨越發的康健了,精神都比我們這等小字輩要好得多。”
  “就玉昆妳嘴會說。”
  張守約笑得眼瞇縫了起來,被韓岡說得很開心。老家夥今年六十多,在軍中超過四十年,但看精神的確比誰都好,至少比竇舜卿要好許多。
  李信則跟在張守約的後面,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又轉回去的。而王厚、趙隆他們也在李信旁邊站著。幾人都是熬了夜,有些萎靡不振。
  王韶看著他們的樣子,就有些不高興:“玉昆是實話實說,都監看起來是比我家的兒子要精神!”
  張守約回頭,沖著王厚他們笑道:“昨夜玩得痛快吧?”
  王厚訥訥難言,而李信的臉色變得尤其厲害。
  張守約在西北軍中向以識人著稱,劉昌祚、燕達都被他稱贊過,尤其是燕達,最近剛剛在綏德城立了大功——只是韓岡方才提起此事,王舜臣就罵了起來,說是郭逵刻意調走種五郎,而把功勞給了燕達。
  王舜臣偏向性過於明顯的抨擊之詞姑且不論,被張守約贊過的燕達和劉昌祚的確都是難得壹見的人才,被他舉薦的韓岡則是另壹個成功的例子。李信能得他看中,日後前途必然壹片光明。
  也就是因為得到張守約的看重,李信更是分外在意他對自己的看法。
  “處道他們倒也不是去逛了什麽不幹凈的地方,”韓岡出頭,幫著自家表兄解釋。“昨夜都是在機宜家指點江山呢。”
  “怎麽個指點法?”張守約當即問道。
  王厚得意地上前,把韓岡弄出來的這壹套都跟張守約說了壹通。
  “挺有趣的。”張守約給沙盤和軍棋推演的評價就這四個字,沒看到實物,他也不會輕易下結論。韓岡本以為以張守約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子,只會說壹句“還不錯”,而張守約的評語,好歹比他估計得要多出壹個字來——雖然評價等級卻是更低了壹點。
  不過也難怪張守約會不放在心上。
  韓岡弄出來的軍棋,本就是把規則簡化而又簡化的東西,甚至比不上後世的桌面遊戲復雜——更復雜的規則,韓岡也做不出來,那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太多了,對數學的要求也更高——王厚他們玩得用心,是因為他們見識太少,而張守約老於戰陣,性格也因為年齡更加頑固,當然不會對模擬的東西看得很重。
  “玉昆弄得這個什麽軍棋推演,必須先查敵。多派斥候細作,知道對手的兵力布置、糧秣存放,還有地理人情,才能玩得起來。若是其中有壹項變了,壹切就會變成無用功。”
  張守約不僅是頑固那麽簡單,眼神也很毒辣,壹眼便看出了缺陷所在。
  任何戰前的軍棋推演都得建築在準確的情報上,情報錯誤,的確會壹切都變成無用功。而有了準確的情報,在對付黨項吐蕃的戰爭中,有沒有戰前推演過壹番卻也不重要了——有這個閑空,還不如把糧餉準備得更充分壹點。
  在韓岡想來,戰棋推演反倒是在戰後總結上的用處要大上壹些。否則就必須不嫌麻煩,事前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推算壹遍。
  王韶引著張守約坐下來,他選的設宴地點,是新近開張的壹家酒樓,人氣還不算旺,王韶卻就是要取著這裏的清凈。
  韓岡在下首做陪,而王厚便坐得更下面。請人入宴,又是餞行,歌舞是少不了的。王韶找了秦州最好的幾個官妓來給張守約勸酒,雖是不比東京歌舞妙麗,但也是有些味道了。
  但在座諸人的心思,都不在酒宴上。
  酒過三巡,張守約屏開幾個歌妓,直言不諱地問著王韶:“拿向寶做幌子,徑自去抄了托碩部的老窩,壹舉斷了向寶的路。如此行事,不像是機宜的手筆。”
  在張守約面前,王韶也不加掩飾:“壹開始是玉昆的主意,但結果卻是機緣巧合。事先誰都不會想到會把向寶氣成中風,說起來還真是運氣。”
  張守約哈哈笑了:“運氣也很重要。沒有運氣,老夫的骨頭早就給黨項人拿去熬湯了。”他又指著王厚、趙隆說著,“別看妳們今次要押送入京的托碩部的那群首酋,現在壹副倒運背時的模樣,等見過天子,妳們沒壹個能比得上他們。都是運氣。”
  張守約說話的聲口有點倚老賣老,但道理卻不錯,王韶苦笑著敬了張守約,“都監說得沒錯……”
  而韓岡也是壹般的苦笑搖頭。
  別看王厚、趙隆明天就要雄赳赳氣昂昂地押解著托碩部壹眾入京獻俘,也別看王韶團聚七部把托碩部和背後支援托碩部的木征打得屁滾尿流。但到最後,比起官品來,還是被押送的那幾位會高上壹點。如今情況就是這樣,只要表現得恭順些,外藩進京總能弄個好名頭,即便是被打敗了,押解入京,也少不了用幾個空官安撫壹下。
  王韶壹心想算計的木征,現在正領著河州刺史的本官,還有個銀青光祿大夫的加銜,是光明正大、正兒八經的大宋臣子。
  另外木征在黨項人那邊也領著觀察使的頭銜,雖說是沒俸祿的空名,無論宋夏,兩邊其實都不在乎,但官位就是官位。如果木征肯入朝,他在大慶殿上的位置,只會比王安石、郭逵這些執政或前執政低少許,而王韶就只能站在殿門口。
  壹夜痛飲,第二天,王韶和韓岡便送著張守約和王厚他們壹行遠去京城,而托碩部的壹眾俘虜,則是用囚車裝著,壹起運送過去。
  王厚騎上了馬,手提著韁繩對韓岡笑道:“玉昆,今次愚兄回來,我們兄弟兩個可就是要同朝為官了。”
  王厚對軍棋推演和沙盤寄予了厚望,以他的身份,光靠獻俘壹事,已經能在天子面前混個官身了,如果再加上沙盤壹事,說不定能壹下就能拿到三班奉職,就像劉仲武那樣。
  “處道兄此去當能如願以償。”
  “那也是玉昆妳的功勞。”
  韓岡跟王厚壹樣充滿信心,畢竟比起如今的地圖來,今次要獻給天子的沙盤,要精美上許多,看上去不僅僅是準確壹點點。
  如果說韓岡在千年之後見識過的地圖是寫實型的古典主義畫派的作品,那他在這個時代看到的地圖往差裏說是塗鴉,稍微美言壹點,那就是印象派。看著此時的地圖,找對地方比找錯地方還要難上許多。
  不管怎麽說,越精細的作品——不是精確,是精細——就越能得到肯定,而其中的謬誤,卻往往會被忽視過去。
  韓岡相信趙頊會對沙盤和軍棋推演感興趣。遊戲嘛,哪個不喜歡?他自己也曾經有點著蠟燭熬夜打牌的時候。何況趙頊本來就是喜歡對軍務指手畫腳的性子,發到地方上的陣圖,連秦州的架閣庫中都有。以趙頊的這種性子,韓岡不信他能忍住在沙盤上指點江山的誘惑。
  只要趙頊喜歡上了沙盤遊戲,那王韶和韓岡想要在沙盤上透露的信息,自然也會被趙頊所接受。無論竇舜卿、李若愚說什麽都沒用了,究竟是萬頃田還是壹頃田,沙盤上不是壹目了然嗎,趙頊又怎麽會相信竇李之輩的空口之言?
  王厚走了,張守約也走了。王韶和韓岡在他們兩人身上都寄予了厚望,畢竟他們今次都能見到天子。
  到了當天午後,王韶把韓岡又找了來。
  “高遵裕來了。”王韶的聲音中有著很深的陰郁,在韓岡面前,他沒有過多隱藏內心的不快,“分功倒也罷了,只希望不是來添亂的。”
  “天子派竇舜卿來,目的也不是添亂。不過,竇舜卿聽命於韓琦,而高遵裕卻是只聽命於天子。”
  韓岡倒不介意高遵裕來分功,他壹向看得開。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他也向來是奉為圭臬。如今王韶求得是立功的機會,而不是功勞的大小。只要高遵裕能給王韶帶來這個機會,又何必介意他把功勞分去壹半?
  “要做件事怎麽就這麽難呢……”王韶望天長嘆:“只望壹切能如玉昆所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