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cuslaa

歷史軍事

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壹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34

  遠隔數十裏之外,張守約還在用力敲著戰鼓。戰鬥打響到現在,年近六旬的老將呼吸已變得很急促,汗水在褐色的肌膚上流成小河。刺骨的寒風中,赤裸的肩膊上熱騰騰的白氣冉冉而起。可雙臂灌註在鼓槌上的力量依然能撼動山嶽,敲擊出來的鼓聲仍舊驚天動地。
  “給我殺!”
  鼓聲下,張守約興發如狂。四十載從軍,無數次上陣,張守約不知多少次的在鼓聲中穩步上前。壹名名西賊倒在他的槍下,壹面面戰旗落在他的腳邊,震蕩的軍鼓就是張守約的另壹顆心臟,在戰場上,鼓聲壹響,便能讓他的血脈沸騰如煙。
  谷地中,兩軍激戰正酣。壹陣陣的箭雨猶未停歇,時時刻刻都有戰士們中箭後的悶叫。壹隊隊鐵鷂子不斷輪換著從兩翼沖殺上前,向宋軍陣地拋射出壹陣箭雨之後,又轉身退回出發點。而帶甲步兵的步跋子則在正面整列上前,與宋軍的弩弓對射著,以保護騎兵在回轉的途中不受攻擊。
  弩箭從弦上勁射而出,壹連串的慘叫隨即在目標處響起。黨項人的戰術,在宋軍箭陣之前,卻並無太大意義,步跋子和鐵鷂子的隊列中,被箭矢鑿出了壹個個缺口。宋人恃之為金城湯池的箭陣,只要陣列成型,便能讓任何敵軍飲恨。論起射術,關西男兒不在黨項之下,論起兵械,宋軍的硬弩全無敵手。
  不過交戰至今,弩箭的發射速度已經漸漸慢了下來。縱然張守約率領的兩千兵皆是秦鳳路上有數的精銳,也吃不住連續不斷地射擊所消耗的大量體力。
  宋軍所用硬弩,力道往往有三石之多,而戰弓也是在壹石上下。給弓弩上弦,消耗的體力極大,普通的士兵往往張滿弓射出十幾二十箭後,便手足酸軟,無力再起,這也是為什麽壹壺箭矢只有二十支上下的原因。如果戰弓只拉開壹半幅度,的確能多射幾箭,但這樣射出的長箭都是綿軟無力,除非擁有極其精準的射術,能直接貫穿敵人的要害,否則就只能在敵軍的盔甲上聽個響。至於硬弩,卻只有拉滿壹個選擇,每次用上三百斤的力道上弦,即便是用的腰腿全身之力,也沒有幾人的體力經得起這樣的消耗。
  張守約很清楚,參戰的每壹位宋軍將校都很清楚,這樣的相持持續下去,輸得肯定是兵力匱乏的壹方。兩千對壹萬,意味著黨項人可以輪換上陣,而宋軍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張守約苦惱地考慮著,在他面前的選擇很多,可卻沒有壹個穩妥可靠、能讓他將手下的兒郎們順順利利帶回甘谷城選擇。
  退無可退,進無可進,如何破局?!
  ……
  勝利仿佛唾手可得,禹臧榮利強忍住心中的激蕩。
  身為鎮守西夏西南邊陲,依附黨項的頭號吐蕃大族——禹臧家下壹任族長的有力競爭者,禹臧榮利壹直暗中對自少年時起便光芒四射的兄長禹臧花麻,有著很強的競爭心理。同為新壹代中的佼佼者,禹臧花麻卻始終牢牢地壓在禹臧榮利之上,更得族中長老和族人們的喜愛。也因此禹臧榮利對軍功的渴求,對壓倒兄長的期望根深蒂固,願為之付出任何代價。
  今次是禹臧榮利第壹次統領大軍,本想著從甘谷城中騙出幾個指揮為自己添些軍功,卻出乎意料的釣出了張守約這尾大魚。
  兩百多步外地紅色大旗上,黑字金邊的“張”字,炫花了禹臧榮利的雙眼。老將張守約在秦鳳路上威名顯赫,即是秦鳳路都監,又是甘谷城的中流砥柱,若能將其壹戰擊殺,提著他的首級趨往甘谷,那座雄城亦當不攻自破。潑天地軍功近在咫尺,讓禹臧榮利興奮莫名。
  壹切都近在咫尺。
  張守約近在咫尺,勝利也近在咫尺,而禹臧家的家主之位,也同樣的近在咫尺。
  只是宋軍的抵抗還在繼續,上前沖擊宋軍箭陣的馬步兩軍,都在不停地承受著巨大的傷亡。
  “讓撞令郎再上去沖壹下。”禹臧榮利清楚,沒有壹個將領會反對這個命令,漢人不是講究著以夷制夷嗎,撞令郎就是以漢制漢的產物,“只要能沖破了宋人的箭陣,入了甘谷之後,任其快活三日。”
  撞令郎聽命沖了上去,這些漢人中敗類,沒有氣節,沒有尊嚴,在黨項人手下連性命都不能自主,但讓他們劫掠同胞,卻是個個都爭先恐後。
  望著前方重新激烈起來的戰線,禹臧榮利輕提韁繩,馭馬前行。
  “少將軍!”親衛不知道禹臧榮利的想法,直以為他打算親自去沖擊敵陣。
  “擊鼓!”禹臧榮利的命令隨即下達,他在戰鼓聲中放聲大喝:“拔旗!中軍前進五十步!全軍給我聽好了!斬下張守約的首級,入甘谷之後,十日不封刀!”
  ……
  張守約還在苦思壹個出路,但黨項人並沒有等他想出個眉目。對面鼓聲已經響起,擊鼓進兵同樣也是黨項人的習慣。原本位於壹百五十多步之外的西夏將旗,這時開始緩緩推進,在西賊的歡呼聲中,前行了五十步後,又定了下來。
  老將軍死死地盯著百多步外的那幅白色將旗,旗幟之下的身著全副甲胄的將領,必是西賊主將無疑。將旗的前移,意味著中軍本陣的移動,代表下壹次攻擊即將展開,同時也證明接下來的攻擊將更加猛烈。
  壹萬黨項精兵隨著鼓聲開始怒吼,他們的吼聲在河谷中回蕩,攻勢壹如張守約所料,突然猛烈起來。前面的撞令郎已經讓守在戰線上的將士手忙腳亂,而現在,壹隊隊鐵鷂子又開始不顧傷亡,不斷上前沖擊著宋軍弩手們的陣地。體力消耗大半的弩手已經跟不上鐵鷂子突擊的節奏,兵力上的劣勢逐漸的暴露出來。防線正在崩解,如同抵禦著洪水的長堤,在千軍萬馬掀起的狂濤中壹段段的崩塌瓦解。
  “都監!”王君萬大步上前請命,“讓末將去取那賊將的首級!”
  張守約低頭看看王君萬,年輕英俊的騎兵指揮使的眼神堅毅中透著悲壯。張守約又擡頭看看壹百壹十步外的敵軍將旗,他慢慢搖頭,在鼓聲中突地哈哈狂笑,大笑聲中透著解脫般的輕松自在:“用不著妳啦!……”
  張守約甩手將鼓槌丟給就站在壹邊的鼓手,讓他保持節奏,繼續擊鼓。自己在得力部下的滿頭霧水中橫裏走了幾步,左手向後壹伸,甘谷城的張老將軍沈聲道:“拿神臂弓來!”
  壹張形制有些奇異的硬弩,隨即被親兵用雙手遞到張守約掌中。
  “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紮絲為弦”,雖形為弩,卻名為弓——神臂弓!
  比起過去的弩弓,神臂弓的前端多了個圓形鐵環做成的腳蹬。有著這腳蹬,就用不著踩著弩臂上弦,自不用再擔心踩壞弩弓,所以弩弓的力道可以造得更大、更強,普遍達到了四石到五石。這是去年,由蕃人李定獻入朝廷。天子趙頊試射過後,親自取名做神臂弓,並下令軍器監加急督造,以期能盡速下發部隊。現在張守約手中的這柄神臂弓,正是新近下發到關西諸路的第壹批。
  壹百壹十步,這個距離對於長箭來說,除非是順風,而且是臺風,才可能飛到那個距離。對舊式的弩弓來說,也是處在失去了殺傷力的極限射程上。可如果用的是神臂弓,壹百壹十步卻是已經進入了有效的殺傷半徑——神臂弓的最大射程,可是達到了三百步!【註1】
  神臂弓被遞到手中時,已經提前被上好了弦。搭上了木羽箭,張守約舉起了硬弩,跟著張守約壹起,壹個都的神臂弓手齊齊上前,也同時將目標對準了敵將。超過壹百具的神臂弓,這是張守約現在最大的依仗。
  對準敵將瞄了又瞄,張守約壹聲令下,自己也隨之扣下了牙發扳機。
  百十弦響和為壹聲,百余短矢同時射出,壹片飛蝗直撲敵軍將旗之下。
  勝利就在眼前,但禹臧榮利的眼中只剩下壹片血紅。與他同站在大旗下的親兵,和禹臧榮利壹起,被百十支利矢,紮成了壹只只刺猬。已經仰天躺倒,臉上插著七八根短矢的禹臧家新生代的右手,仍不甘心地高高舉著,可轉眼就落了下來,連同他的野心,壹起砸到了地上。
  神臂弓在秦鳳戰場上的第壹戰,便是以斬將破敵拉開了序幕。
  隔著壹百壹十步,根本看不分明對面的情況。但轉眼間敵軍大旗下已是壹片慌亂,那名身穿壹身硬甲的敵將不見了蹤影,張守約眼定定盯著看了半刻,終於確信自己或是其他神臂弓手的確射中了目標。
  “當真是神兵利器!”張老將軍撫摸著還有些毛刺沒有磨去的弩身,對這張神臂弓愛到了極點。
  敵陣中傳來的號角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萬余西賊,便隨之向北潮水般地退去。張守約整個人都放松下來,終於是贏了。但當他看到騎兵指揮的傷亡數目,心情就又變得很糟。
  四百騎兵戰死有八十多,剩下的幾乎是人人帶傷,其中重傷的超過壹百。張守約很清楚軍營中醫官的治療水平,今次受了重傷的壹百多名精銳騎兵中,能有壹半活下來就不錯了。
  張守約咬著下唇,最後嘆道:“都是些好漢子啊!”
  註1:宋代的壹步長為五尺,相當於現在的壹米五。在《武經總要》的記載中,神臂弓的射程能達到三百步,也就是四百五十米,這點值得商榷,很可能是特例。不過在《宋史·張若水傳》中,有七十步連續洞穿鐵甲的記載。從這個數據來推算,在壹百壹十步的距離上,神臂弓應該還能保持壹定的殺傷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