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誌怪書

金色茉莉花

網遊小說

青石板路,斑駁墻角,壹條潺潺溪流,溪邊連綿的粉墻黛瓦。跨溪壹座舊石拱橋,橋上壹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9章 後事

誌怪書 by 金色茉莉花

2025-2-13 18:45

  “師父!”
  “師父!”
  眾多道人壹齊湧入搬山殿中。
  只見老道人盤膝而坐,除了低下頭顱以外,與往常沒有任何異常,而他須發幹凈,紅光滿面似乎還帶著笑容,生機道行卻已迅速消退。
  “師父!”
  眾人原本都在開心樂呵,突然如此,都沒有反應過來,亦不知所措。
  唯有大師兄仿佛早已知曉,最為鎮定,立即說道:“莫要慌亂,四師弟,快請好友去仙源觀走壹趟,請忘機子道爺來!”
  “對!快去請忘機子道爺!”
  “好!”
  四師兄連忙往外跑去。
  壹聲竹笛音,壹只鷹隼來,帶了書信飛往仙源觀。
  按照此地習俗,有人去世,要從親朋好友與鄉鄰之間請來最德高望重的人主持身後事,此時師父去世,眾人第壹時間想到的便是忘機子道爺。
  再看此時搬山殿中,大師兄也學了識人知命的本領,大概是早已知曉,因此最為冷靜,二師兄生性沈著,也是很快靜了下來,只是走上前去,為師父再打理了壹下道袍與儀容,三師兄只是嘆氣,走回搬山殿的四師兄和五師兄六師兄七師兄則都覺得突然,站在那裏不知所措。
  小師妹站在殿門口,壹臉呆滯。
  林覺亦是不禁嘆氣。
  “諸位師弟師妹,不必哀傷,師父早知今日,妳我心中也早有察覺,又何必落淚呢?”大師兄說道,“該是做事的時候。”
  眾人便都轉頭看向他。
  林覺恍惚之間有了些剛上山時的感覺,那時自己與小師妹心神不寧,不知所措,大師兄也是如此,給自己二人找了壹堆事做。
  恰好也在這搬山殿中。
  便聽大師兄說道:
  “二師弟妳去寫信,告知眾多師叔和師父的老友,三師弟妳帶壹些禮,去山中請鳥雀禽類精怪幫忙送信,路不好找,請它們多多費心。”
  二師兄和三師兄便都出去了。
  “四師弟和五師弟去把師父的棺槨擡出來,擦洗壹遍,六師弟和七師弟掃掃院子,布置壹下道觀。”大師兄說著頓了壹下,“若是不知道怎麽布置就等忘機子道爺來,來了再請教他。”
  “好!”
  “小師弟小師妹,齋飯就由妳們準備了。”大師兄說完,便又看向外面等待的貓兒,“我先去接待四姑奶奶。”
  “知道了。”
  林覺拍了拍小師妹的肩膀。
  小師妹便壹臉呆滯的轉身,跟著他走,走出搬山殿大門,還轉身往後看,不過沒走兩步,過了門口,就看不見殿中景象了。
  林覺此時心情復雜,難以言述。
  這已是自己上山的第五年。
  來這世間壹趟,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長輩無疑就是這位師父了,而他無論是自身品行還是對待自己都沒得說,單說自己與他的感情,恐怕還要勝過大伯大娘與堂兄。
  然而倉促之間,若說內心悲如泉湧,卻也沒有,更多的反倒是壹種鈍感的難舍與遺憾茫然。
  不知是因為心中早有準備,還是事情來得太過猝不及防以至於沒有反應過來。
  也不知小師妹又是如何。
  不過知道的是,在這世上,師父大概是第壹個對她好的人了。
  “篷……”
  竈中升起了火。
  仙源觀的忘機子道爺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來到了這裏,看著已然仙逝的雲鶴道人,他沒有說什麽,只是冷靜從容的指揮著觀中的師兄們,遵從當地習俗與道門規矩,又按道人的性子做了取舍,為師父盡心操持著後事。
  仙源觀別的道人們隨後才到,再然後是林覺也沒見過兩次的九龍觀的丹鼎派道人,接著還有他們幾乎沒見過的黟山別的道觀的道人。
  山中有走獸來或站在門口,或跳上院墻屋檐,靜觀殿內。又有飛禽來,大多停在房頂,也有的站在院中松上,送別老道。
  亦有許多山精妖怪來。
  有清風繞梁,久久不願離去。
  大師兄對他們是照顧的,無論此時二人心中什麽想法,萬種情緒,都藏在了這間小小的竈屋之中,院中忙碌的師兄、陸續趕來的客人,匆忙的腳步和不同聲音的交談議論,好像都被擋在了外面。
  又有壹只彩貍貓跑到了竈屋中來,跳進小師妹懷裏窩著似是陪伴安慰著她。
  狐貍亦在林覺身邊。
  過了很久,才聽小師妹叫他:
  “師兄。”
  林覺正煮著齋飯,擡頭看她,見她神情仍然呆滯,眼神清澈,撓著頭對他問道:“妳說,這是不是我在做夢啊?”
  ……
  守靈七日。
  不是為了念經超度,不是為了魂魄回來,也不是為了遵從世俗禮法向外人展示徒弟們對師父的孝心,只是單純等故人來。
  七日之間,七位師叔陸續趕回。
  既有林覺見過的二師叔,也有六位從來沒有見過的師叔,最遠的壹位距此足有幾千裏,而他硬是在幾日之內趕了回來。
  七日之後,起柩上山。
  出了浮丘觀往山上走,有條不起眼的小路,並不通往山頂,而是通往後山的壹片林子,這裏早已有著許多墳包,新的還能看得出是墳墓,舊的早已成了壹塊不平整的地面了。
  這是浮丘觀歷代祖師的埋骨地。
  喧囂山風壹來,將清亮的吹打聲吹出好遠,徒弟們擡棺而去。
  兩旁林子裏有許多雙眼睛默默註視,左右樹梢上又停著無數鳥雀,陪伴著他們壹步步走向此地,十幾只貓兒也在身後跟成了壹長串。
  “就是這了。”大師兄指著前面壹個長滿青草的尋常墳包,山門已經被打開了,裏頭只是個四四方方的洞,“這是師父自己修的。”
  見他神情平靜,林覺不由得想,若幹年後,他也會給自己修壹個嗎?
  “落柩!”
  忘機子道爺壹聲喊。
  眾多徒弟便小心翼翼的擡著棺槨過去,可就在準備放下來時,卻來了怪事——
  無論如何,棺槨竟也放不下去。
  “嗯?”
  “怎麽回事?”
  “師父還有什麽心願未了嗎?”
  眾人都有些疑惑。
  林覺也是擡棺的壹份子,此時只覺得棺槨有千斤重、距離地面也有千斤之重在撐著,既擡不起來,又放不下去。
  “撲撲撲……”
  壹只烏鴉飛來,落在大師兄肩上。
  林覺認得出,那是曾經為自己與小師妹帶路前往仙源觀的那只。
  正當眾人疑惑不解之時,忽覺身後山林之中有動靜,回頭壹看,壹名穿著土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逆著陡坡踏著樹梢狂奔而來。
  老和尚神情哀傷悲戚,壹臉疲憊,卻又神色匆忙。
  “我的老哥哥啊……”
  剛壹落地,立即扶棺而泣,聲音悲慟無比。
  咣當壹聲,靈柩這才落地。
  “原來如此……”
  林覺看著這位老僧,心裏知曉了。
  這應該就是當年師父參加完齊雲山大醮,知曉壽元無多之後,不遠數千裏也要提起精神去見壹面的那位老友吧?
  老僧聲音越發悲戚。
  眾人仿佛受其感染,哀傷悲泣之情紛紛湧出,盡皆落淚。
  ……
  黟山的雪短短幾天就化盡了。
  忘機子道爺及仙源觀的道友、黟山各個道觀的道人都已先後離去,師叔們也將要走了。
  “我等修道之人,雖未成真得道,卻也堪破生死。去來如壹,真性湛然,風收雲散,月在青天,不過夢醒辭世,沒什麽了不起的。”
  二師叔壹口粗渾的嗓音,很平靜的對眾多年輕道人說道:
  “師兄大事已了,我們也不多留,就離去了。幾位師叔在哪裏住修,我們都寫在了紙上,師叔我漂泊了大半生,去年也找了個道觀,準備收個徒弟安心養老等死了,妳們安定下來可給我們寄壹封書信來,至少互相知道彼此在哪,不說走動,有事也可互相幫襯。”
  “知道了。”
  “妳等也需好好修行。”二師叔說道。
  “江南尚好,外面早已亂了,行事務必小心,保存自身。”三師叔說道。
  “需記陰陽平衡之道,莫走妳家師父的老路啊。”四師叔叮囑著道。
  “唉,何必苦求那麽高的道行,過好這壹生,百年勝千年,也算是修行了。”五師叔是個女子,嘆息著說道。
  “……”
  幾位師叔紛紛下山,也都有些交代。
  最後是那名師父年輕時結交的好友,叫做明相法師,他對眾人合十說道:“貧僧在嶺南扶光縣清寂寺中住修,若至嶺南,可來找貧僧。”
  “前輩慢走。”
  “阿彌陀佛。”
  最後壹位客人也離去了。
  浮丘觀中便只剩諸位師兄弟。
  “唉……”
  大師兄長嘆壹聲:“諸位師弟,莫要心急,在山上多陪我壹段時日吧。妳們走了這裏就只剩我了。”
  “好。”
  眾多師兄弟都答應下來。
  於是又在山上陪他壹段時間,等到山中氣溫逐漸回暖,終於還是到了分別之時。
  “諸位師弟,下山雖難,師父卻也為妳們準備了壹些後路。”大師兄神情寂寞,拿出幾張類似地契文書和信件的東西,“師父和師叔們總共找到四間道觀和兩間廟宇,總計六間,可做修行安身、開山收徒之處,師弟師妹們自己選自己分吧。”
  眾人默默地接過查看。
  道觀大抵要大壹些,廟宇要小壹些,而且廟宇大多有主供的某壹位神靈,選擇面就要窄些,不過也要省心壹些。
  道觀可以收徒,廟宇適合安身,道觀適合清修,廟宇適合養老。
  不過總共也只有六間。
  “妳們選吧,道爺我註定是要走二師叔的路子、快意江湖的。妳們選了之後,道爺我記壹下,到時候漂泊到了妳們附近,就來找妳們。”三師兄早已從悲傷中走出來了,很灑脫的說,“妳們到了地方,先把當地好吃好喝好玩的記下來,別到時候我到了妳們那,沒有地方樂呵。”
  林覺也站在原地,垂手不動。
  小師妹年紀最小,不知所措,只得悄悄打量著他。
  大師兄也看著林覺。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