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女總裁同居的日子

兩個大饅頭

都市生活

“在不在?”我面對著女神閃爍的QQ頭像敲出了這三個字。“嗯!”女神今天好像心情不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7章 夏婉玉的說教

與美女總裁同居的日子 by 兩個大饅頭

2022-12-22 21:38

  我站在夏婉玉身後,看著她有些笨重的身體,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問道:“妳到底要怎麽做?”
  夏婉玉轉過身,隨手將咖啡放在桌子上,笑著道:“放心,我自會有辦法。他們鷸蚌相爭,誰都想當漁翁,不過妳真以為我想要將自己苦心經營的這麽多年的事業隨手交給他們嗎?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可真傻。”
  我將她的咖啡端起來,喝了壹口氣沒說話。到現在夏婉玉都不願意將她的真正目的告訴我。
  她的野心,恐怕很宏大。
  “晚上我們出去吃飯吧,好久都沒去市區,我想去散散心。”夏婉玉看著我問。
  談論事業時,她是壹個大女人,說壹不二。可是談感情生活時,她卻嬌憨的像壹個小女人。笑瞇瞇的看著我,笑容很和煦漂亮。我將手中的咖啡喝完,嘴裏有壹股怪怪的味道。以前不喜歡喝這玩意兒,現在也習慣了。我咂巴了壹下嘴巴說:“好吧,帶上張玲去市區看看。”
  “去吃楊洋家的包子。”夏婉玉說。
  “妳不是不喜歡吃包子嗎?”我露出壹絲疑惑,曾經我將楊洋家的包子帶回來過壹些,夏婉玉吃了壹個,就說她不喜歡吃包子。現在卻又這麽問,實在讓我有些費解。夏婉玉嗤嗤壹笑,並未多說話。
  帶上張玲給楊洋打了個電話,問她在哪家店鋪,我們過去捧場。結果楊洋告訴我她現在正在浙江,讓我給馬曉丹打電話。電話打給馬曉丹,馬曉丹讓我們去青浦那裏的壹家店鋪。驅車趕過去,楊洋給我們備置了壹個四人套餐,為了照顧夏婉玉的口味,還特地弄了些金線蓮餡兒的滋補包子。
  媽媽味的包子主要是以湯包和小籠包為主,湯包味道鮮美,湯汁濃厚。小籠包個頭小巧,晶瑩剔透,壹口壹個滿嘴留香。張玲吃的大呼痛快,夏婉玉吃了兩個湯包,就在他們的店裏四處看了看,詢問了壹些特色菜和美食。湯包城主營湯包,但是也有壹些特色小吃,比如餛飩和鍋貼。
  也有壹些湯類,比如金線蓮燉排骨,這些益氣湯類都十分好。總歸就是以包子為主,其他美食為輔的這麽壹個美食城。我們到的時候正值晚上,這裏人滿為患,幸好馬曉丹給我們預留了壹個小包廂,要不然我們還真沒地方吃。
  夏婉玉看了看馬曉丹,隨口問:“曉丹,妳們這壹家店,日流水有多少。”
  馬曉丹看了看夏婉玉,笑著說:“流水有二十萬左右,這家店面積不大,座位也不多,如果我們將旁邊的兩家店鋪也都收購了,打通成壹個大型美食城,日流水可能就會多壹些。不過流水終歸不是利潤,我們價錢比較公道,所以利潤比較低。”
  夏婉玉笑了:“利潤低沒事,薄利多銷。”
  馬曉丹點了點頭,看著我有些猶豫。
  從美食城回來,夏婉玉對我說:“其實妳可以考慮和她們壹起做這個品牌,生意做遍,不如開飯店,她們的品牌有壹定商機。”
  “妳為什麽突然跟我說這個?”我感覺到有些疑惑。
  夏婉玉拿出了壹份資料給我,我低頭看了看,這上面是關於嘉定曹王鎮高新工業園區的建設計劃,內部資料,新聞上還沒有公布出來。夏婉玉說:“妳們那個所謂的高新產品,只不過是壹個附屬品,即便是薛明珠幫妳們將這個品牌做起來,妳們也不可能得到太大的利潤。更何況薛明珠其實對妳們生產的成品很不滿意?郝仁,經商之道,貴在有自知之明。電器行業的確很巨大,但是如果沒有龐大的資金鏈,妳絕對做不起來。就好像是房地產,妳難道要拿著壹千萬去賣地嗎?恐怕現在拿著壹千萬,連壹套房都買不來吧。”
  夏婉玉的話讓我怔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她笑了笑說:“妳別著急答應或者是說些什麽,妳多思考思考。第壹次呂文慧願意借給妳錢,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可就不壹定能借出來。這幾天妳考慮考慮,和薛明珠通通氣,也和馬青語商量商量,我這邊幫妳將壹切都調查清楚,妳要怎麽辦,妳自己去辦,我不會管。”
  推心置腹壹番話,甚至連出路都幫我謀劃好。我擡起頭看著夏婉玉,點了點頭說:“我知道,謝謝。”
  夏婉玉笑著說:“創業不容易,特別是初期。資金弄來了,生意卻說不定會賠。先觀察好大勢,再審視,最後下手。賠了就趕緊撤資拋掉包袱,如果賺了就努力做大,爭取賺到資本。等有了資本,有了背景,有了關系。自然財源廣進,左右逢源。”
  夏婉玉不常說教,更從不對外人說教。現在能對我說出這番話,恐怕已是不易之舉。我認真琢磨著她裏的意思,卻發現其實夏婉玉早已經將壹切看透。我和青語的這個公司,所謂的創新工場,的確只不過是壹個虛招子,如果有龐大的企業資金資助,說不定能引領壹場變革。
  但是前提是我們只有壹千萬,而薛明珠又不願意和我們合作。她依舊在固守著她的生意,我們貿然帶來的變革可能會破壞她的市場。第二天我去創新工場找青語商量和薛明珠談判的事情,青語卻告訴我壹個不幸的消息。由於我們的公司所在地屬於曹王鎮的征地範圍,所以我們需要搬遷。
  聽到這個消息,我眉頭壹皺說:“搬遷?往哪兒搬?”
  “公告上說如果搬到太倉市,給二十萬的補償,如果遷到昆山,則給十萬。”青語告訴我。
  “每平方?”我問。
  “壹套房。”
  壹聽這個,我頓時感覺到好笑:“我買這塊地花了將近四五百萬,又蓋了個廠房和住所,前前後後花了將近六百萬搞成,咱們手中的錢壹共有壹千萬,光這就站了五分之三,現在壹句話就要征地,壹套房還只給十萬二十萬,這哄小孩呢,不搬,絕對不搬。”
  青語點了點頭,猶豫了壹下說:“可是,我聽說附近大部分居民都同意拆遷條件,而且他們的條件比咱們要優厚許多。”
  “什麽情況?”
  青語說:“附近的居民,只要同意拆遷,壹平方補償兩萬,並且在技術園區外會建設壹個小區,在那裏補償壹套房子。如果是本地居民,還有優先進入高新園區工作的機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