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性相近習相遠
回到山溝去種田 by 二子從周
2019-1-17 21:32
應付了幾波記者,李君閣帶著娃子們壹路前行。
人挺多,還挺擠,李君閣害怕娃子們走丟了,壹路想辦法。
看到壹家超市門口的小攤上堆著龍頭,龍尾,面具等玩意兒,李君閣停下腳步,指著最大的那個龍頭:“老板,妳這龍頭賣嗎?”
老板說道:“哎喲這個不賣,這個是裝飾品。”
李君閣說道:“老板求妳個事兒,這裏實在是太擠,我想紮個龍給孩子們舞著,這樣就不會走丟了。”
說完又供手道:“拜托拜托。”
老板說道:“這樣啊,哎喲妳怎麽帶這麽多娃子出來啊?”
李君閣說道:“都是村裏的孩子,帶他們出來見見世面。”
老板問道:“現在農村都這麽有錢了?妳們是哪兒人啊?”
李君閣說道:“蜀州,夾川縣李家溝的。”
老板壹拍大腿:“巧了我蠻州的。”
李君閣拉著老板,夾川土話立馬出來了:“那還扯啥子普通話嘛!這就是叔伯老鄉三!老板兒妳發財,打個照應打個照應!該多少錢妳說個話,不得占妳的欺頭!”
老板拉著李君閣看了幾眼:“妳龜兒……怕不是得李二皮喲?!”
李君閣笑道:“對頭對頭,我妳可能不大記得歸壹,我媳婦兒妳怕是印象還深些。”
老板壹看旁邊笑吟吟的阿音,壹拍腦門:“當真話說!硬是阿音得嘛!希狠希狠!”
李君閣說道:“那這龍腦殼……”
老板搖了搖頭笑道:“妳狗日就是耗兒掉米缸——落到福罐兒頭了,騙了弄巴適壹個媳婦兒,簡直就是給我們鄉下人長臉!不看妳面子也要看阿音的面子,龍頭拿起去!”
李君閣說道:“要不得要不得,還要買些東西這龍才置辦得起來,該多少是多少,弄完先給妳舞壹臺哈!”
老板樂得都沒邊了:“我這小鍋小竈的請不起班子,就說擺個龍應景,想不到還有這出!”
李君閣進入超市,先翻出壹圈過年用的裝飾紅綢,再翻出針線,讓阿音和梁慧麗將綢布開頭和龍頭縫到壹起。
自己找出來十幾個拖把,去掉拖把頭,翻出十幾個大小合適的垃圾桶,在側面正中打個洞,將拖把頭插進去用粘膠粘牢,再用幾股長繩串起來,這就成了龍燈的筋絡。
最後把龍頭龍尾系上,同樣插入拖把桿子,娃子們壹個個將拖把桿子拿上立起來,紅綢壹耷拉下來將垃圾桶蓋住,頓時壹條紅色龍燈便完成了。
老板看得目瞪口呆,這戲法怎麽變的?!
還沒完,李君閣又取了壹根拖把桿子,拿鐵絲在上邊用鉗子扳出幾個鐵圈,阿音拿剩下的紅綢壹紮,壹個挺好看的紅繡球就出現在李君閣手裏。
不過笑頭和尚腦袋是真沒有辦法了,李君閣只好挑了壹個大阿福的面具頂腦門上:“老板,結賬!”
老板看得哈哈直樂:“不慌不慌等下我去給妳們找樂器!”
沒壹會從樓上抱了壹個中式小鼓下來:“家裏娃子學校興趣班用的,先給妳們使著,我明天再給他買壹個!這趟耍的好,龍燈錢免了!”
Shirly壹把搶了過來:“這個我會這個我會!”
李君閣將面具拉下來:“鼓點,走起!”
Shirly立刻咚咚咚地敲打起來。
王美嫻使頭,李雨松掃尾,李君閣領著他們掃了壹圈,在店門口掃出來壹小空間,高喊壹聲:“多謝老板好情誼!”
娃子們脆生生壹起發喊:“壹年到頭好生意!”
這是娃子們使老了的套路,李君閣只需要開壹個頭,他們就知道該怎麽做怎麽接話,每年春節沒少從鄉親們店鋪和遊客那裏撈紅包。
現在的李家溝大小龍燈都是歡脫三人組親自調教出來的,這下架勢壹抖開,龍雖然壹般般,但舞龍的技術絕對杠杠的。
再配上彩詞鼓點,頓時吸引來壹大幫看客,老板自己個也笑得後槽牙都快露出來了,壹邊點頭壹邊拿著手機猛拍。
李君閣壹抖繡球。
“繡球挑起半天高!”
娃子們齊聲大喊:“金山銀山往家撈!”
接下來壹頭壹句:“先耍壹個龍擡頭!”
“老板今年起高樓!”
“再耍壹個龍翻身!”
“家有孝子理賢孫!”
“三耍壹個龍擺尾!”
“日進鬥金如流水!”
“四耍壹個龍穿花!”
“賢鄰睦裏人人誇!”
“五耍壹個龍下海呀——”
“百齡高壽把宴擺呀——”
“六耍壹個龍掛灘!”
“前人積德厚如山!”
“七耍壹個龍飛舉呀——”
“媳婦進門親妯娌呀——!”
“八耍壹個兩連環!”
“家宅清寧免波瀾!”
“九耍龍燈當歸去——”
“老板新年盡如意!”
“銀錢落地滾滾來——”
“明年再來耍壹臺!”
壹個套路耍完,Sherly打起密點兒,繡球顫動,紅色小龍也圍著繡球壹陣歡舞,小賣部前邊氣氛都燃爆了,周圍人群齊聲喝彩:“好娃子!好手藝!好彩詞!”
李君閣對著老板壹拱手:“老鄉,萬事如意!我們告辭!”
老板在新年伊始就看了壹套原汁原味的家鄉民俗,聽了壹套家鄉方言的彩詞,樂得,滿臉堆笑連連揮手:“要得多謝!二皮阿音,還有娃子們!明年還來啊!”
有了這個就不怕娃子們走丟了,李君閣正大光明地加入到遊行隊伍裏,壹路從街頭舞到了街尾。
兩個爭搶小鼓的長腿妹崽,兩個在壹邊笑得不行的大美女,壹個大阿福面具的繡球,後邊是壹群戴著福神財神諸般帽子的萌娃耍著的龍燈,這壹路下來可是吸引了好多的眼球。
沿街多商家好喜歡這支舞龍隊:“別走啊——來我們店門口也舞壹臺啊——紅包管夠——”
李君閣沒有搭理他們,這玩意兒主要是當牽引繩在用。
走到孔子大廈前方的孔子銅像下停了下來,剛才那個女記者又沖了上來:“哈!又遇到妳們了!請問妳們這龍是哪裏來的?”
李君閣將大阿福面具抹到額頭上笑道:“我們剛剛臨時做的。”
“妳們為什麽會想到臨時做壹條龍?”
李君閣隨手壹指身後孔子的雕像:“他老人家說過,‘禮失求諸野。’還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兩句論語壹出,反倒把記者整得壹楞壹楞的,對面這張嘴,真是說來就來不假思索,壹時間楞是接不上話。
李君閣只好自說自唱:“我們這也是臨時起意,既然會這技能,何妨演示壹下。讓外國朋友也能了解壹下中華文化。”
“我們雖然‘習相遠’,但是其實‘性相近’。讓大家喜歡上中華文化,我想對我們李家溝的孩子們本身也是有教育意義的。”
記者終於接過話題:“額,我看妳們舞得非常專業。”
“是的,‘禮失求諸野’。我們李家溝的新春民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保留了家鄉民俗的原汁原味。包括那套蓮花落唱詞也是。”
“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指導,這些傳統活動也是我們的孩子們的必修課程,他們舞龍比很多成人團隊還要專業的。”
記者說道:“那太好了,我正好需要壹個場景做背景,能不能讓孩子們在這裏再舞上壹次,我給我的采訪做壹次總結陳詞?”
李君閣笑道:“這個簡單得很,娃子們,我們再舞壹場!”
壹個大阿福在孔子像前揮舞著繡球,壹條紅色小龍在靈動的翻飛,娃子們的臉紅撲撲的,在歡樂的鼓點中舞動著花式,充滿了喜慶。
記者在前面拿著話筒對著攝影機講話:“這是由壹支遊客臨時組成的舞龍隊伍,他們來自蜀州的李家溝。為了向全世界朋友展示中華文化,他們自制了壹條龍燈。”
“感謝身後這群可愛的孩子,為我們這個祥和歡慶的節日增添了光彩。這是央視記者從紐約前方發回的報道。”
采訪結束,記者和李君閣壹行人告別,李君閣才指著遠處壹個地方對娃子們說道:“前邊有壹個古色古香的中式樓閣,應該是壹處廣東早茶館,我們去那裏吃完點心再回去好不好?”
娃子們都開心地叫好,壹群人便朝著那處所在走去。
走到那裏,李君閣都傻了,紅漆大柱,朱漆大門,飛檐拱頂琉璃瓦都沒錯,就是兩邊門柱從上到下擺著壹副對聯模樣的紅色板子,上邊從上到下,整齊對稱地寫著兩行文字:“mmmmmmm”
再壹看匾額,正宗的黑色匾額,三個淺黃色的繁文黑體大字:“麥當勞”。
“我的個去!”李君閣轉身就要走,被娃子們團團圍住:“二皮叔不許耍賴皮!說好的在這裏吃的!”
阿音和梁慧麗捧著肚子都笑得蹲下去了:“這麥當勞也太能整了!中國沒有這樣的,卻跑這裏來整了壹個簡化版的全聚德門臉!”
這下騎虎難下了,李君閣被娃子們簇擁著進去,漢堡薯條可樂點了壹大堆。
看著壹群娃子們吃的津津有味,李君閣捏著個巨無霸無法下咽。
對阿音哭笑不得:“就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麽好,娃子們這麽喜歡?明明是史上最寒酸年夜飯有沒有?”
阿音笑道:“娃子們喜歡就行了唄,妳還當跟家裏壹樣呢,那麽多講究?!趕緊吃吧,吃完回去看春晚守歲。”
李君閣只好舉起可樂杯子:“好吧,以……可樂代酒,阿音,梁丫頭,ShirlyAlice,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