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野餐
回到山溝去種田 by 二子從周
2019-1-17 21:32
這次來準備充分,液化氣爐都帶著的,李君閣準備大幹壹場。
煮上壹塊半肥瘦的臘肉,等臘肉煮好之後撈出,將箐竹筍切滾刀塊,抄水之後滴幹,加入臘肉湯裏。
將臘肉切片,做壹個臘肉水芹野蒜苗合炒。
野菜最好吃的吃法,壹般就是剁碎打到雞蛋裏炒,炒的時候用豬油或者豬油菜油的混合油,而且要把蛋炒老,帶著點嚼勁那種才好吃。
嗯,這個就用野韭菜弄壹個,野蔥弄壹個。
然後是雞兒腸,雞兒腸其實就是南方人叫的馬蘭頭。
這個汆水,然後剁碎擠幹,再把香幹切丁,壹起拌上香油,鹽,蒜末,清香撲鼻。
藥師叔將斑鳩收拾了回來,這個要在家裏邊那就小盅燉天麻了,在這裏,那就得辣炒。
將斑鳩拿刀拍碎骨頭,然後剁成小塊。
鍋燒熱倒入菜油,等油完全熱掉生味,下入斑鳩肉塊煸炒。
煸炒到肉變成金黃色,將肉盛出來,油留點底油,下入幹辣椒和花椒,然後再放入蔥姜蒜煸炒出香味兒。
放入壹勺豆瓣醬和醬油炒香,將斑鳩肉塊倒進去翻炒,同時加入適量料酒嗆壹下,再調入鹽,糖適量,翻勻之後淋入適量水,蓋上蓋子悶燒壹會兒。
大火燒到快收汁的時候,加入紅椒和青椒大火翻炒幾下,等汁完全收幹,灑上壹把油酥花生米,壹把蔥花出鍋。
獵戶叔蒸好了竹筒飯,奶奶拌好了摘耳根,苗娃把牛蛙壹個石亢穿上兩根竹簽,左邊壹根,右邊壹根,拿過來讓李君閣淋油。
撐著簽子把滾油澆上去,沒壹會石亢就固定好了,成為壹個扁扁的板狀,油也吃透了。
然後苗娃選了壹堆調料,將石亢拿去燒完竹筒飯的火上烤,烤好之後再拿刀從中間斷開,壹根簽子半只石亢,吃起來賊方便。
竹筍湯煮好了,李君閣最後往裏邊灑了幾把蒲芯段將鍋端下來,又拿蒜蓉炒了壹個清炒苦蕒菜,對大家招呼:“開飯嘍!”
辣炒斑鳩,燒烤石亢,蒲筍湯,臘肉水芹野蒜苗合炒,野韭菜炒雞蛋,野蔥炒雞蛋,雞兒腸拌香幹,涼拌摘耳根,清炒苦蕒菜,不大壹會功夫,楞給李家溝人整出了八菜壹湯。
童逸看著這壹大野餐席上的菜品都傻了:“這……這戲法怎麽變的?”
藥師叔將壹鍋子水燒開後,把野菱角都丟了進去,灑上壹把鹽,敞開蓋子繼續煮著,說道:“還有野菱角,壹會兒和野地瓜壹起帶著回去路上吃。”
董團長說道:“這野餐也太豐盛了點……”
獵戶叔壹邊給大家分削好的竹筷壹邊笑道:“跟著皮娃出來就沒壹回虧待過嘴!藥師把酒拿出來吧!”
藥師叔摸出來壹把鋸子,笑道:“今天的酒要換壹個喝法。”
取來竹筒飯,拿鋸將底部鋸下來,拿起壹個將裏邊米飯吃掉壹半,然後將裏面剩下的捅散。
這才拿出幾瓶酒來,將酒倒進竹杯中說道:“看!得這樣喝!”
獵戶叔取過杯子來嘗了壹口:“妳龜兒真會整!這酒好柔和!”
藥師叔壹邊鋸竹筒壹邊笑道:“開玩笑,老酒把式的喝法,這酒是三月尾子上拿米釀的,有個名目叫梨花春!妳看酒裏邊的米飯是不是變得更白了?”
煥邦叔接過去壹看:“真的呢!”
藥師叔又把竹杯弄了幾個,添上酒遞給藝術家們:“呵呵呵見笑了,這就是我們李家溝的野蔬加村釀,簡慢貴客了。”
李君閣就暗暗好笑,藥師叔每逢要裝逼,壹般就是這樣的套路。
童團長今天見到太多新奇的玩意兒了,接過酒來壹嘗,欣喜地說道:“嗯,果然不錯,還有壹股淡淡的竹子香味,非常柔和,好喝好喝。”
煥邦叔笑道:“那童老師妳可得小心了!這藥師的酒,越柔和就越容易過,我跟東方被他坑害過不是壹回兩回了!”
藥師叔被揭破老底,抗議道:“煥邦妳這就沒意思了,喝酒不喝盡興,不是待客之道嘛!”
東方叔說道:“可得了吧!今天意思壹下就可以了,主要吃菜,待會兒還要從水路回去呢,滾水裏去可不得了!”
煥邦叔笑道:“幾位別見笑,我們藥師啥時候都是好,就喜歡在酒上邊使壞!生怕妳沒喝到位!”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李君閣將酒杯舉起來:“話不多說,這牛蛙涼了就不好吃了,來來來,滿請,然後下筷子!”
大家歡呼壹聲,壹起幹了酒,然後李君閣拿小不銹鋼碗從藝術家們開始,給他們添蒲筍湯。
壹口燒烤石亢,壹口湯,李方玉吃得眼睛都瞇縫了:“絕味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山水間的美味,真是絕了!”
童逸也連連點頭:“這樣的野餐才夠野!關鍵是樣樣都好吃!真不湊合!”
董團長再次舉起竹杯:“其實好山好水,固然稀罕,但是最珍貴的,卻是大家相互間這份好鄉情,真是親如家人壹般。這個實在是太難得了,也讓我感悟良多,來我敬大家壹杯,就為了這份珍貴的感情!”
四爺爺笑道:“小童這是看懂了我們李家溝,這杯該喝!要說幾十年前,其實我們國家各鄉各村,也多是這種情形。不過那時候是相濡以沫,後來壹旦有了水,立刻就相忘於江湖。”
“到幾十年後的今天,水成了海,這人心和人心之間,距離就越隔越遠了,所以像李家溝這樣的地方,實在是難得。這是我李家溝最大的財富,這想不驕傲都不行啊!”
煥邦叔連連點頭,有點小激動:“四祖宗說得太好了!來,滿請!”
所有人壹同舉杯:“滿請!”
這頓飯吃得開心,喝得也開心。
開心酒難醉,大家妳壹杯我壹杯,把藥師叔帶來的幾瓶酒都喝完了。
然後各種姿勢斜或坐或躺隨興聊天,壹直玩到下午三四點,這才盡興而歸。
等到大家回到向日葵碼頭,又多了很多竹筏。
這也是隨機應變,要把遊艇通過棧道弄到這裏來,的確有難度,不過擡竹子過來就不叫事兒。
李君閣的主意是在這裏伐竹做竹筏,這樣交通部的人只需要在竹筏尾部安裝上船用掛機,就可以接待遊客了。
王慶國正在這裏指揮測試,見到壹幹長輩兒過來趕緊走過來迎接問候。
李君閣跳下筏子問道:“怎麽樣慶國哥?成不?”
王慶國都樂了:“妳這腦筋不發財都沒天理!把不字去掉,成!”
李君閣說道:“那就好,對了明天要跟遊客們交代,這裏已經屬於保護區範圍了,好不容易才得到批準搞旅遊,進去壹定要安靜;還有註意環保,每個竹筏上,還有棧道沿途,都要設置垃圾箱;嗯,還有除了醉魚湖,別的地方別讓他們上岸,就在水上往還。我先送長輩們回去了,走了啊!”
王慶國笑道:“去吧,對了要是凡梅回來了叫她帶曉松來壹趟,我們壹家進去遊玩壹下,順便熟悉熟悉航道。”
將長輩們送回家,李君閣壹家回到家中。
李君閣拉著奶奶的手問道:“奶奶,今天開心不?”
奶奶笑道:“真是稀罕景致,以後奶奶就守在李家溝哪裏都不去了,這比畫裏邊都漂亮啊!”
李君閣笑道:“這索道得翻年了,明年這時候應該可以去山上寨子裏邊看看了,那裏的景致,又是另外壹番味道。”
奶奶連連誇道:“好好好,我孫子能耐啊,讓老太婆這麽大歲數了,還能去親家寨子裏看壹看,說起來鄉裏鄉親的,可還真沒去過呢!”
李君閣說道:“那邊有條溝也開滿了杜鵑,不過更古怪,人在裏邊壹唱歌,天上就會下雨。”
奶奶說道:“那怕不是有神仙喲!”
阿音笑道:“奶奶,寨子裏的神仙那就太多了,壹棵樹,壹塊石頭,壹座橋,都算是我們苗家的神仙,都歸山神爺爺管。”
奶奶笑瞇瞇地點頭:“對的,我們山下叫十方土地菩薩,都是差不多的壹回事兒!”
……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創作和排練,李家溝的音樂劇《山水同根》,終於創作完成。
今晚盤鰲鄉影視中心,將進行第壹場試演。
時間非常的緊張,省歌舞團是編好壹個節目練壹個節目,中間還請了省雜技團來幫助,司星準忙得壹個人恨不得把自己壹個掰成好幾個,現在終於帶著兩百多人的表演團隊來到李家溝。
雖然是試演,但是服裝,音響,化妝,布景,壹切都是按照正規的來,只有觀眾是李家溝的鄉親們,八百個座位坐了個滿滿當當。
大廳燈光熄滅,雄渾的音樂響起,號角淒厲,鼓聲震天。
舞臺燈光亮起,兩道絲緞在舞臺上翻卷,形如波濤洶湧,壹道黃,壹道綠,這是黃河和長江。
大液晶背景屏幕上,壹條巨龍從東海而來,沿著海岸飛騰,壹直飛到了逐鹿上方,下邊的土地上,是壹個巨大的戰場。
巨龍似乎也被下邊的血雨腥風所震撼,壹聲咆哮,逸入雷電交加的戰場上方的陰雲當中。
綢布翻滾著收入兩側舞臺,露出了綢布下兩個對立的部族。
戰舞開始了。
蚩尤壹方有風伯,水師,騰蛇,鳳凰。
黃帝壹方有六座畫著猛獸的戰車,戰車是巨大的夔皮鼓,樹立著鵰,鹖,鷹,鳶四種猛禽的旗幟,象征著炎黃壹方的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