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天記

貓膩

網遊小說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要強求。   這是壹個長生果的故事。   三千世界,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04章 皆陣列前行

擇天記 by 貓膩

2018-9-17 15:47

  朱夜與寧十衛還有天海沾衣都死在那夜的雪嶺裏,其實沒有人知道他們做過些什麽,應該沒有辦法通過這點牽連到京都裏的那些人物,但他們想做什麽不是秘密,國教要求朝廷付出相應的代價,任誰來看都很有道理。
  “陛下仁慈,但我的脾氣卻向來不好,如果妳們不答應要求,那這個案子就會繼續查下去。”
  淩海之王向前走了壹步,盯著中山王的眼睛說道:“王爺妳最好仔細地想壹想,自己能不能承擔得起。”
  中山王滿臉寒意,但沒有說話。
  他很清楚,教宗遇刺壹案就算查下去也不可能查到相王,但失去神聖領域強者庇護的朱家說不得便是抄家滅門的下場,不說陳氏皇族與朱家綿延千年的友誼,只說當年對朱洛的承諾,無論相王還是他都不可能看到這幕畫面發生。
  天海承文也保持著沈默。
  刺殺教宗的罪名實在太大,天海沾衣沾著這個罪名,便再難以洗清。
  如今的天海家已經不是當年的天海家,如果離宮真的以雷霆之勢碾壓而至,天海家還真的沒辦法撐住。
  其實這樣查案很沒有道理,當事者已經死完了,除了陳長生的壹封書信和這兩個人便再也沒有任何證據。國教插手朝政,想要安排松山軍府神將的位置,也很不符合規矩,但對方就這樣做了,而且沒有絲毫遮掩。
  誰讓那個人是教宗陛下呢?就像淩海之王說的那樣,朝廷總要付出壹些代價。
  問題在於,這樣就夠了嗎?就可以平息這件事情嗎?
  “我們會在道殿等結果,希望商議出結果的時間越早越好。”
  淩海之王離開軍府之前,對中山王說道:“另外請轉告相王殿下,這壹切都只是開始。”
  ——果然只是剛剛開始。
  重新回復安靜的松山軍府裏,來自京都的大人物們各有心事,卻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句話。
  “日妳娘親!”
  中山王忽然跳了起來,指著兩位神將的鼻子破口大罵道:“妳們是豬嗎?連他的東西都敢搶!連他都敢動!”
  便在這時,壹名王府親隨來到門口,輕輕地咳了壹聲。
  眾人會意,也不想在這裏承受這位瘋王爺的怒火,趕緊告辭離去。
  天海承文在離開之前,被中山王拉住了衣袖。中山王低聲說道:“唐家知道朱砂丹的主人是陳長生,宮裏也知道,然而我卻不知道,相王不知道,妳也不知道,難道妳不覺得這件事情有問題嗎?”
  想著同樣死在雪嶺裏的唐十七爺,想著今天唐家的人始終沒有現身,天海承文的心裏生出壹抹警意。
  “多謝提醒。”
  天海承文離開之後,那名王府親隨來到中山王的身前,遞上了壹封信。
  那封信的封皮上沒有任何內容,卻有著最復雜的封印。
  中山王撕開信封,看著信裏的內容,沈默了很長時間,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沈。
  “原來秋山家都知道了……這個老狐貍,算準時間才來信嗎?”
  ……
  ……
  審案最終變成了談判,暫時沒有談妥,大人物們拂袖而走,堂上的事情則是不脛而走。
  在很短的時間裏,松山鎮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那天夜裏雪嶺發生的事情,當然未免傳的有些荒誕不經。
  神將居然意圖謀害教宗陛下?還有別的勢力插手?那些惡人最終都死在了教宗陛下的神罰之下?
  最令人震驚的消息當然還是那位神秘的朱砂丹主人居然是教宗陛下!
  朱砂丹居然是教宗陛下用天賦聖體裏的碧血煉化而成!
  三座神輦在無數國教騎兵的護送下離開軍府,向著西面的道殿而去。
  沿途街上的人群如潮水壹般分開,紛紛拜倒。
  因為三座神輦裏坐著三位國教的大人物,更因為人們發自內心地感謝教宗陛下的仁慈。
  有些人眼神湛然有神,壹看便是修道強者,有些人則穿著陣師特有的服飾,共同的特點就是或多或少帶著些傷。
  當國教車輦經過時,那些人沈默著跪下叩首。
  當中數人臉上的神情有些復雜,但同樣也跪倒在了地上。
  修道中人,只跪天地君親師。
  他們跪的當然不是輦裏的三位國教巨頭,而是教宗陛下。
  他們都曾經在戰場上受過很重的傷,如果不是幸運地拿到了朱砂丹,現在早就已經成了黃土裏的白骨。
  今天他們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被教宗陛下救活的,而且教宗陛下用的是他自己的聖血。想到教宗陛下的仁愛,他們怎能不感激涕零,尤其是想到自己的身體裏,等於流淌著教宗陛下的血,他們怎能不心生敬仰之心。
  即便是那些屬於其余勢力的修道強者,也無法因為陣營的緣故,無視而離去,同樣跪倒在地。
  ……
  ……
  寒冽的冬風掀起窗口的布簾,卻無法灌進來。
  就像聖女峰的神輦壹樣,離宮的神輦上同樣有著類似的陣法,輦內沒有壹絲風,溫暖如春。
  案琳的目光穿過窗簾,落在街畔人群的身上,在看到那些修道強者與陣師時,微微凝住了片刻。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她喃喃說道:“教宗大人似乎與當年不同了。”
  這是感慨,也是嘆息,帶著些很深的意味。
  作為國教巨頭之壹的天諭大主教,她的這句感慨究竟意味著什麽?
  安華坐在她的身旁,把這句話聽得清清楚楚,很快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所謂當年其實不過就是三年前。
  三年前的陳長生是個平靜而堅定的年輕道士。而今天對松山軍府神將位置的爭奪,還有朱砂丹引來的無數雙仰慕眼光,似乎都在說明,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對這個世界的做法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姑母,您誤會教宗陛下了,宣揚朱砂丹壹事,是我的主意。”
  安華看著案琳大主教認真說道:“聖人之行當然應該多加宣揚,如此才能更加導人向善不是嗎?”
  案琳看著自己的侄女微微壹笑,有些憐愛地摸了摸她的頭發,在心裏想著,妳如今對教宗陛下崇敬有加,又怎會知道當年那個初入京都的少年道士的精神世界裏根本就不會崇敬之類的詞匯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