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九章 訴苦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29

  別提了,自從妳上次提過那個意見後,我家老爺子這些日子倒是不死逼著我讀書了,改逼著我出門竄親戚了。說什麽他年紀大了,以後家裏的這些人情往來就交給我了!這不,從正月初壹就沒消停,鎮上的親戚都走完了,就剩下荊縣還有我外家的親戚,非趕著我去。”
  吳中寶嘴上說得無奈,其實還是高興的,走親戚就走親戚吧,最起碼比逼著他讀書強啊。
  宋重錦聽了這話,十分同情的看了吳中寶壹眼,沒做聲。
  王永珠看在眼裏,臉上不顯,嘴裏還寒暄著:“那正好,我們也要去荊縣,壹起搭伴走,路上也有個照應。”
  吳中寶壹聽,更高興了:“那再好不過了,我正說這壹路沒人說話太無聊了。”
  跟在吳中寶後面服侍他的小廝十分委屈:少爺,難道我們就不是人了嗎?
  吳中寶是早就跟鏢局預訂好的,馬車什麽的都準備齊全了,人壹到,東西壹搬好就能上車走人了。
  此刻加上王家人,也不過是沒輛車上多加壹兩個人而已。
  吳中寶定下的自然是鏢局最好的車,壹力邀請張婆子跟宋重錦和王永珠到他的車上去坐。
  nb
  sp;張婆子哪裏好意思,這吳大善人的兒子雖然很和氣,可她總覺得有些不自在,當下就拒絕了。
  吳中寶也不強求,讓人給張婆子和王永珠單獨騰出來壹輛馬車後,拉著宋重錦上了他的車。
  張婆子狐疑的看著宋重錦跟吳中寶上了同壹輛車,放下車簾,小聲的道:“這吳大善人的兒子咋這麽熱情?還拉著重錦那孩子坐同壹輛車?不會看上重錦那孩子長得好看吧?”
  王永珠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給嗆著,瞠目結舌的看著張婆子,親娘啊,妳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
  就算吳中寶有點啥想法,他那點武力,在宋重錦面前就跟三歲孩子壹般,能幹啥?
  不對,不對,自己差點也被帶歪了!
  忙替宋重錦和吳中寶解釋了半天,張婆子都半信半疑,壹路上就盯著前面吳中寶的馬車,完全忘記了馬車的顛簸。
  壹路都是精神抖擻得,直到天黑停車休整紮營,張婆子見宋重錦從馬車上下來,忙把他喊過來,護在了身邊。
  吳中寶等鏢師和下人們把晚飯做好了,還熱情的跑過來要邀請大家壹起去吃,被張婆子斷然拒絕了。
  想把宋重錦喊過去,張婆子就死死的抓住他的袖子,喊頭疼,要宋重錦快扶她回馬車休息去。
  宋重錦雖然不知道張婆子葫蘆裏賣什麽藥,還是很孝順的扶著張婆子回馬車了。
  吳中寶雖然人直爽了些,人家不傻啊,狐疑的看著王永珠:“王家妹子,嬸子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我怎麽感覺嬸子好像在防著我?”
  王永珠尷尬得笑:“沒有,沒有,吳大哥妳誤會了!我娘就是怕生,第壹次出門,那個不太習慣…”
  看吳中寶好像不太相信,忙轉移話題:“吳大哥的外家居然在荊縣?荊縣書院那麽多,吳大哥怎麽沒有在荊縣求學?反而在鎮上呢?”
  這荊縣的書院無數,更別提長青書院的名聲了,連千裏之外的學子都能慕名前來求學。
  這吳中寶的外祖家都在荊縣,居然舍本逐末,跑回石橋鎮讀書?
  吳中寶聽到這個問題,立刻開始訴苦。
  還別說,他外祖就是長青書院的夫子,他娘也算是書香閨秀了,當年嫁給吳大善人,那真是下嫁。
  嫁人後也沒別的要求,唯壹壹個要求,就是生下的孩子,不管男女,都要讀書明理。
  吳大善人本就對這位書香世家的夫人又敬又愛,哪裏不從?
  所以生下吳中寶後,吳夫人從吳中寶剛學說話起,就開始教千字文,三字荊…
  人家先開口喊爹娘,吳中寶開口第壹句話就是天地玄黃。
  三四歲的時候,年紀小還不能握筆,就口傳手授,已經會認了上千字在腹中。
  五歲頭上,吳夫人就經過娘家介紹,在鎮上找了個從荊縣回來的老秀才開的私塾,將吳中寶送去開蒙。
  原是預備著再大壹點,就將吳中寶送到外家,耳濡目染,再找個好夫子,等中了秀才也能進長青書院讀書。
  可沒想到吳夫人就生了吳中寶這壹個
  兒子,吳家就這麽壹個獨苗,吳老太太哪裏舍得送到外家去?
  尋死覓活的硬是壓著吳中寶在家呆到了十來歲,本來是要去荊縣的。
  偏偏那個時候王永安因為讀書天資高,鄉下的夫子怕他被耽誤了,推薦到了這位老秀才這裏。
  以前吳中寶是私塾中老秀才最寄予厚望的弟子,王永安來後,那是次次第壹,楞是將吳中寶給壓了下去。
  吳中寶當然不服氣,他可是從小被人誇獎有天分長大的,王永安雖然比他大些,可他自認為也不差啊。
  比過幾次後,確實是不如人,十來歲的孩子,氣盛,也曾跟王永安放過狠話。
  王永安當面笑瞇瞇的,不管吳中寶怎麽放狠話,都當作沒事壹般。
  吳中寶開始還以為王永安怕了,可從那之後,吳中寶就經常倒黴,總是丟三落四或者出錯。
  楞是從老秀才疼愛的弟子,變成了老秀才聽了就頭疼的人物。
  吳中寶開始還以為就是自己運氣不好,三番四次後,就發覺了不對勁,仔細壹觀察,壹琢磨,發現都是王永安在裏面使壞。
  那就更氣了,跟王永安兩人就杠上了。
  王永安讀書天資比吳中寶高,實在超越不了。
  年紀也比他大,想教訓也打不過。
  吳中寶琢磨了很久後,幹脆就另辟蹊徑,學起武來,借著強身健體的由頭,讓爹娘給找了鏢師,苦練半年後,將王永安揍得鼻青臉腫,十分有成就感。
  至此那心思就從學文壹路歪到了學武上,九匹馬都拉不回來了。
  尤其是王永安後來中了秀才之後,年少成名,而吳中寶心思大部分用在練武上,被老秀才罵做什麽武夫,不務正業,自甘墮落,那成績自然越發的糟糕了。
  吳中寶被老秀才罵多了,幹脆就破罐子破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