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設立漠南總督
大明之崇禎大帝 by 檀蕓
2019-2-15 17:12
朱由檢剛聽取完宋應星關於大明軍械所北遷的事宜匯報後,就見徐昭華把壹封奏疏遞了過來:
“恭喜父皇!”
“朕有賀喜?”
朱由檢頗為驚訝,微微壹笑,順手將半盤紅潤的櫻桃遞給了徐昭華。
“大明多壹了個青松縣,現內閣暫擬為順天府管轄”。
徐昭華將半顆櫻桃含入丹唇之類,莞爾笑道。
朱由檢細看了壹會兒奏疏,才開口道:“甚好,但青松縣劃為順天府不太合適,如今那塊地方就等於是在關城外建了壹座城;
無山川為阻,隨時會被韃虜劫掠;
不只是青松縣,出關後新築的城池都得考慮軍事安全問題,去把大元帥府的樞密副使兼總政治處主任馬士英與內閣首輔高弘圖喚來。”
朱由檢忽然意識到關外不比關內安全,蒙古各部落的軍事壓力仍然存在,如果大明冒然在關外築就城堡開墾基地,很容易遭受到這些蒙古騎兵的襲擾。
但大明近衛軍是野戰部隊,不可能做到防守每壹處城堡基地。
因而朱由檢便想著加強壹下這些地方的軍事職能,於是朱由檢便立即召見了大元帥府的軍隊內部組織負責人馬士英與政治內部組織負責人高弘圖。
“關外不比關內,各府州縣乃至省都得有壹支足夠強大的駐守軍才行,這些地方的首官必須是軍政都擅長者,且要隨時做到能應對蒙古騎兵進行軍事打擊;
因而,朕覺得應該在關外設立總督而不設巡撫,由總督統管整個省內的軍政大權,總督在軍事方面向大元帥府負責,在政治方面向內閣負責,妳們意下如何?”
朱由檢說完便問向馬士英和高弘圖。
“微臣同意陛下的意見,但總督以下的各新設府州縣的官吏必須由內閣任免,賦稅也必須統壹交由內閣,糧餉也由內閣撥發,如此以區別於唐時之節度使,避免藩鎮出現。”
高弘圖這麽壹說,朱由檢也沒有意見。
按照他的意思,在關外設立的總督的確當不同於唐朝的節度使,賦稅與官員任命權依舊握在朝廷手裏,包括軍隊系統的官員任命,不過總督可以壹省之全權節制軍政大事而已,於戰區制時總督區別不大。
唯壹不同的是,戰區制時總督主管軍隊內部政治思想工作。
而現在關外的總督則是將總兵與總督的職責全部兼任起來,且不限制總督所領兵馬多少。
總督可以自己招募兵馬向朝廷大元帥府報備受朝廷任免其軍官。
這與萬歷時期的李成梁差不多,權力肯定比關內的總督大。
後期中央控制力下降後可能也會出現擁兵自重的現象,但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事。
現在為了統籌力量保住擴張成果只能增加關外地方官權力。
而至於以後出現地方做大那也只能是中央無能的結果,或許以中央還能通過各種手段改變這種方式,朱由檢考慮不到那麽遠。
他現在只有壹個目的,便是讓漢文化延伸到更廣闊的地方去。
即便以後大明中央朝廷真的被其他漢人取代了也無所謂,至少那個時候整個漢民族擁有的江山比現在廣袤。
那樣也就夠了。
很快。
內閣便會同大元帥府圈定了肯特汗山以南,今天烏蘭巴托到大同壹線以西的區域為漠南省,設漠南總督於雙泉海。
即現在的烏蘭巴托。
陳子龍被朱由檢任命為第壹任漠南總督。
全稱是資善大夫驃騎將軍大元帥府漠南都指揮使兼右都禦史兼兵部左侍郎提督漠南軍政事。
官居二品。
畢竟移民擴疆是他先提出的,自然便由陳子龍先做第壹個關外總督。
看上去權力很大。
但在大明開啟對外擴張模式的初期,即便是緊鄰關內的漠南也不過是人煙稀少的草原與沙漠戈壁地帶。
漠南的區域不只是蒙古喀喇沁部。
但現在喀喇沁部的貴族們對於大明的擴張感受是最明顯的。
他們本能地認為明軍遠征科爾沁部會同以前的明軍出關征伐壹樣來了就會去,所以他們選擇的是避開明軍鋒芒,提前把王庭遷徙到了離大明舊官道稍遠的地方。
但是喀喇沁的貴族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部落牧民在有失蹤的現象,甚至有時候壹兩天之內就消失了上百牧民。
這個數字對於人口基數不大的喀喇沁部而言不是壹個小數字。
最初是青松縣的商團強制性擄掠了這些牧民,但後來也不知是誰開始傳播了去青松縣可以吃飽飯還能有錢掙,使得這些牧民開始主動往青松縣逃亡。
喀喇沁的蒙古貴族們和關內的地主壹樣也是靠底層的牧民養著的,牧民少了,他們的財富自然也就少了,甚至他們連劫掠財富的軍事力量也會跟著縮小。
所以,喀喇沁的蒙古貴族慌了,他們壹開始只是嚴禁牧民逃亡甚至不惜以殘殺的方式警惕自己的牧民。
但蒙古的戶籍管理素來沒有大明完善,牧民依舊還會大量逃亡。
除此之外,大明商團現在有了地盤,最缺的就是人口勞動力,也依舊不停地通過各種方式劫掠牧民。
這麽壹來。
喀喇沁部的蒙古貴族實在是受不了,也越發意識到這種現象和大明有關。
喀喇沁部便不再避開明軍鋒芒,而是派人來主動了解大明現在在漠南做什麽。
他們沒想到大明沒有離開喀喇沁部,而是在喀喇沁部與古北口接壤的青松驛壹帶築城修路,甚至柳河邊已經出現了大批聚居村落。
“大汗,這就是漢人們的青松城,他們想把我們的草原變成他們的城鎮農田,妳看那邊全是他們新懇的耕地。”
喀喇沁部的首領孛羅忽裏在自己壹名千夫長的指引下悄悄來到青松縣城附近。
孛羅忽裏看了後不由得笑道:“這些漢人現在倒是頗為大膽,種田不在關內種,來我們的地盤上種,就不怕我們的騎兵將他們搶個精光嗎,正好如今牧民少了許多,牛羊也都少了不少,本汗正想著越過古北口打打秋風,如今倒好,就打這裏的秋風,還不用打點那些守城的漢人軍官,立即召集我們的部族,明日奇襲青松城,搶走這裏所有的人還有畜牲!”
孛羅忽裏開始垂涎起大明青松縣城的財富,便聚集大軍準備攻擊青松縣。
畢竟現在明軍主力已經北上,在他看來,這青松縣就如同送到他嘴邊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