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禎大帝

檀蕓

網遊小說

眼下已是崇禎十七年二月。
正值春季。
但被風沙肆掠的紫禁城沒有半點春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七十二章:步兵對騎兵

大明之崇禎大帝 by 檀蕓

2019-2-15 17:11

  在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通訊技術,也沒有所謂的輔助望遠設備與快速運輸工具。
  十幾萬人的大規模戰鬥事實上有很多的偶然因素。
  無論是近衛軍的總兵官劉肇基還是左軍主帥左良玉都沒辦法在隨時隨地了解戰爭前沿的具體情況,他們只能根據大致態勢進行安排。
  而大部分軍隊也都還沒辦法參與進來,畢竟誰也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近衛軍只有騎兵第壹甲種營與步兵第壹甲種營參與作戰,而左軍也只有兩千鐵騎參與作戰。
  而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壹支號稱數十萬規模的大軍真正的靈魂軍隊往往就是數千人組成的鐵騎或其他王牌精銳。
  現在左軍還沒有崩潰的依仗便是這兩千家丁鐵騎和懷寧城內的三千鐵騎。
  這些左良玉家奴組成的鐵騎壹旦被近衛軍全殲,左良玉的大軍就如沒了牙的老虎,當然左良玉也不會等到自己的王牌被全殲才撤退。
  往往只要城外兩千鐵騎沒有擊退近衛軍步兵營,或者被城外近衛軍擊潰,他就不會再死守懷寧城並立即撤離。
  打了就跑是左良玉在這個亂世生存且發展壯大的唯壹根本。
  而近衛軍的依仗也是三個甲種步兵營和兩個甲種騎兵營以及兩個甲種炮兵營。
  若左良玉的鐵騎真的擊敗了近衛軍各步兵營與炮兵營,那麽近衛軍第壹兵團無疑也會損失巨大,甚至喪失聯合作戰的能力,只靠騎兵是難以攻破懷寧城的。
  劉肇基現在擔心的就是步兵營能否擋住左軍兩千騎兵的進攻。
  步兵第壹甲種營的表現沒有讓劉肇基失望,雖然在騎兵沖擊的壓力下,的確也有不少人出現了慌亂而不知所措的跡象。
  但好在甲種營不愧是甲種營,大量基層軍官都是邊軍老火器兵,甚至不少是和韃子那種重騎兵對戰過的,自然也能保證基本的陣型不亂。
  而昔日那些秀才營的書生們能在舉業路上壹路考到秀才舉人進士,再加上這麽久的訓練與本身的智力不低,其抗壓能力也的確不凡,能很好的做到在面對騎兵的情況下也能按照平時的訓練操作燧發槍。
  在新兵壹旦開了第壹槍後,就不會再有時間考慮自己會不會死的事,而是完全投身到殺人的興趣中來。
  這也是暴力遊戲能火的原因。
  不過,盡管近衛軍第壹兵團步兵第壹甲種營的戰士能從容地鎮定對左軍騎兵進行火力打擊,但是往往在數輪射擊後因為有煙火藥形成的煙霧為射擊準確率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自己這邊還是左軍騎兵那邊都猶如瞎子壹般亂射。
  左軍開始利用自己騎兵的機動優勢從側翼進攻,策馬疾速而來,並迅速利用煙霧遮掩來到步兵營兩側,直接點燃三眼銃對步兵營兩側進行火力打擊。
  有壹近衛軍隊長直接中了壹彈,整個人倒了下去。
  接著,又有數人倒了下去,要不是紀律與六千人沒辦法從其他方向跑開,整個步兵甲種第壹營只怕已經崩潰。
  當然,這種騎兵會從兩側打擊,作為老將的周遇吉、劉芳亮、劉肇基等人不是沒考慮到過,即便朱由檢和壹幫文臣想不到,他們也想得到。
  楊廷麟此時已經命令麾下親兵吹號,號聲命令的意思是變十二式陣型為二五式。
  即壹個營六千人的隊伍立即在左軍騎兵奔馳到陣前時立即由壹排五百壹共十二排的陣勢變為分成左右兩翼,壹個側翼兩千五百千人轉變方向集中火力對側翼進行打擊。
  而且為抵擋左軍沖亂陣型,盾牌兵也會轉移到側翼第壹排,同時壹直跟隨在第二排的長矛兵會立即將燧發槍掛在身上,而同時將長矛刺出盾牌外。
  第三排也會上刺刀預備左軍躲過長矛,而進行散刺。
  這種陣前轉換已經訓練了多次,在第壹個陣型未亂之後,轉換也很容易,按照最基礎的編制,前兩個標依舊負責正面防衛,而第三到七標立即右轉,第四到第八標立即左轉。
  左軍騎兵在見自己手裏的三眼銃和弓箭差點打亂步兵陣營時,壹個個信心大增,迅疾穿插而來,但壹到陣前看見數十根長矛與盾牌組成壹道鐵墻時,沖在最前面的左軍騎兵大部分根本來不及轉向直接撞了上去。
  數根長矛刺進了戰馬體內,瞬間便是血流如註,有左軍騎兵直接摔了進來。
  被壹排刺刀當場刺得全身都是窟窿。
  不過巨大的沖擊力讓近衛軍最前面的盾牌兵也承受不住,盡管選的都是壯勇,但也有不少被震碎了心肺,或者直接撞成肉泥,甚至直接撞破陣營。
  但近衛軍訓練時也有相應的應對訓練,並立即退後重新進行射擊。
  而後面的近衛軍則早已開始利用燧發槍對後面的左軍進行射擊,除了前面的左軍給近衛軍官兵造成壹定破壞外,後面的左軍騎兵再次被殺傷無數。
  左軍並不是清軍騎兵,當然即便是清軍騎兵在這個時代也不可能有多好的崩潰率,在見到從側翼攻擊無效後便開始轉移方向,企圖以最快速度朝後面的步兵營殺去。
  左軍騎兵企圖在後面的步兵甲種第二營還未轉換陣型前沖亂陣型。
  但這時候,步兵甲種第二營已迅速由該營主官下令轉為壹壹式,即壹橫排壹千人的陣勢加大火力覆蓋面,在左軍沖來之前就給予大量殺傷。
  步兵甲種第壹營也以繼續轉向同步兵甲種第二營呈上下對進方式對左軍騎兵進行攻擊。
  相當於利用步兵的火力優勢與數量優勢壓制數量較少的騎兵。
  左軍騎兵也自知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忙慌忙撤了出去。
  若不是步兵營機動能力差,再加上燧發槍到底比不上後裝線膛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左軍剩余千余騎撤走外,步兵營完全可以全殲左軍騎兵,而不僅僅是擊退。
  這時候,劉肇基見此果斷令步兵第三甲種營和騎兵第二乙種營立即趕赴懷寧縣城另壹個出口即懷河所在地,以此避免左良玉在知道自己兩千鐵騎吃了大虧後會立即撤走。
  而同時,步兵其他三個營則與炮兵開始步步朝懷寧縣城推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