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禎大帝

檀蕓

網遊小說

眼下已是崇禎十七年二月。
正值春季。
但被風沙肆掠的紫禁城沒有半點春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零七章:回師江南

大明之崇禎大帝 by 檀蕓

2019-2-15 17:12

  這日清晨,朱由檢在開封城中醒來,推開軒窗瞧了壹眼這古都。
  天地壹片素白,城墻上的彈痕已被積雪覆蓋,廝殺聲恍惚已在剎那間銷聲匿跡。
  洪承疇率領的五十萬清軍主力最終隨著這場大雪的落下而宣告落幕。
  這些幾乎是從崇禎十七年到崇禎二十年間,北方乃至關外的最後壹批成年男丁。
  滿清從萬歷以來就不是個單純的漁獵民族組成的部落。
  他雖然以滿洲軍事貴族為主,但在三四十年間於白山黑水壹帶已經形成了壹個滿漢蒙雜居的政權,經年發展之下,人口早已不是昔年的只有數萬野豬皮之規模。
  不然也不可能在天啟崇禎年間幾乎壹點壹點把關外給蠶食幹凈。
  這些關外的成年男丁加上北方各省的成年男丁。
  滿清湊足了八十萬之數南下企圖壹舉滅亡大明的野心就此破滅。
  可以想象,此時的北方各省只怕已是十室九空,千村雕零。
  朱由檢不知道多爾袞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
  但他現在也沒空去管多爾袞會如何做,他現在得回南京收拾那壹幫宵小之徒。
  滿清自然已不再是大患。
  西南的張獻忠最多也就只能割據壹方。
  唯獨南京。
  在江南。
  自己身邊的壹些居心叵測的人才是自己需要時刻警惕的。
  雖然以自己這個帝王現今的權力與勢力,這些人已不足以撼動自己。
  但有時候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朱由檢也不會想到他們會在什麽時候突然往自己背後捅刀子。
  譬如這壹次。
  朱由檢著實沒有意料到,他本以為這些藩王皆無大誌才是。
  自己也壹直未剝奪藩王的高俸祿和對土地的特權,壹直把他們當豬壹樣榮養著。
  然而現實告訴朱由檢,這些人也是有野心的。
  只要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也會覬覦那把龍椅。
  眼下已經是臘月二十八,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
  因戰爭的結束,開封城再次恢復了昔日的祥和之氣。
  節日的氣氛開始在市井之間彌漫。
  自取締路引制度以後,百姓們生活越來越自由。
  如今開封又沒有戰亂,再加上人地矛盾的解決,因而城內城外此時都已有了許多進行貿易活動的百姓。
  雖還沒完全呈現出昔日北宋時的清明上和圖裏的熱鬧,但也在這寒冷的嚴冬裏孕育著壹絲絲春天的生機。
  不過,整個大元帥府與近衛軍體系依舊還是忙碌著。
  近衛軍傷亡人數需要統計,撫恤事宜與調崗事宜皆是繁雜的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俘虜的押送與分派到各處工廠勞役的安排工作。
  以及調軍南下的事宜,都需要處理。
  近衛軍第三軍已在城內休整,補充新兵。
  劉芳亮本身就是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負責全國的新兵訓練工作,自然由他自己調派新兵補充第三軍。
  不過,按照朱由檢的意思,近衛軍第三軍要擴充壹個兵團,以備將來組成近衛第七軍用。
  戰爭自然是不可能結束的,近衛軍肯定也是要繼續擴充的。
  朱由檢可不希望他年北伐之時後方依舊沒有足夠主力軍團穩定朝局。
  至於擴充軍隊後增加的國防支出,這些自然是朱由檢以後考慮的事。
  第二軍四個騎兵營共計兩萬鐵騎已先由總兵官何新親自率領先壹步回師江南。
  而步兵營和炮兵營則準備稍做休整後再南下。
  朱由檢和秦良玉自然是隨步兵走。
  大戰剛剛結束,很多事務也要他和秦良玉親自處理好後才能放心離開。
  洪承疇壹直吵著要見他,但朱由檢沒有心情去搭理這樣的人。
  吳三桂好歹是武臣,且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後得知北京城陷落後才決定降敵,朱由檢本就沒指望他能有多少忠誠之心。
  本來大明朝廷對於武臣也不怎麽厚待,或者說是文官集團對武臣不怎麽厚待。
  朱由檢自然也不能太強求武臣有多少忠烈之士。
  而吳三桂這樣的遼東軍事貴族自然不可能指望,但至少人家還是願意進京勤王的,至少要有銀子而已。
  這也是朱由檢為何只殺了吳三桂而沒有押解其去南京淩遲之原因。
  朱由檢給近衛軍們看看,自己對武臣的不同。
  如今之大明非是晚唐,暫時沒有震懾武臣之必要。
  而對皇權起著威脅的依舊是文官集團。
  而洪承疇作為文臣,朱由檢待他本來就不薄,比之於盧象升可謂是隆恩至極。
  但偏偏洪承疇在崇禎十四年就降清,而且不是迫不得已,他本該以死全名節或者如盧象升壹般戰死沙場。
  可洪承疇沒有選擇這樣做,還害得朱由檢在當時還誤以為他會戰死他會自殺殉國,還要給他辦葬禮。
  這還不算,洪承疇居然還主動幫助多爾袞滅亡大明,主動出謀劃策。
  可以這麽說,吳三桂最多就是壹把誰都可以握起的刀,壹把誰都可以利用的刀。
  而洪承疇就是壹條養了十年還會反咬自己壹口的毒蛇。
  所以朱由檢要嚴懲洪承疇,要以此震懾江南的文官們,震懾投降滿清的士紳們!
  除夕這日,朱由檢沒有在開封城過春節便和近衛軍第二軍的步炮兵壹起離開開封城。
  而此時,周則也背著勒克德渾從陶家店渡河離開了開封府。
  周則救走清廷多羅貝勒勒克德渾,朱由檢是知道的。
  勒克德渾是周則在滿清的靠山,要想讓周則在清廷起著更大的作用,就必須有勒克德渾的幫助。
  因而,周則現在上演了壹場完美的忠仆救主的戲碼,帶著兩百騎在數十萬大軍中硬是將勒克德渾救了出來,還壹路背著被打中腳的勒克德渾突圍到了陶家店。
  近衛軍也配合著追殺了壹陣,甚至還讓周則的臂膀也中了壹彈。
  總之,現在的勒克德渾很感激周則,並開始徹底信服周則,認為周則是自己最忠誠的奴才。
  “主子,我們總算回到北岸了,只要再堅持幾日,我們就能進衛輝府歇息歇息,主子妳說,我們這次吃了敗仗,朝廷不會懲處我們吧,尤其是奴才這個河南提督,奴才就擔心要是被治了罪,發配到寧古塔,就沒人服侍主子了。”
  周則很是擔憂地說道。
  “放心,本貝勒就是拼著老命不要,也要保下妳,這次敗仗主要責任是洪承疇,不能怪妳,本貝勒會向王爺求情的,而且妳的表現並不差,先用智謀奪回杏花營,又發覺敵情有變果斷出奇兵救回本王,這份膽識與睿智不簡單,要說,王爺也忒不會用人,何必讓那洪承疇壹介老儒掛帥,倒不如用自己的奴才實在。”
  勒克德渾這麽壹說,周則不由得心底冷笑,但也確如勒克德渾所言,很快他便就被升了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