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禎大帝

檀蕓

網遊小說

眼下已是崇禎十七年二月。
正值春季。
但被風沙肆掠的紫禁城沒有半點春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章:豺狼布於四周

大明之崇禎大帝 by 檀蕓

2019-2-15 17:11

  此時的京畿之地。
  已是白雪茫茫,冷得連吃人的野狗也哆嗦著身子躲在山洞裏,露著壹雙瘆人的眼盯著百步外的原野。
  眼前。
  壹隊騎兵揮舞著麾下戰刀追逐著眼前的飛跑著的漢人。
  這隊騎兵正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壹場戰役下來。
  吳三桂現在只能靠多殺些人頭從其建奴主子多爾袞那裏多得些賞銀以補軍需。
  而精幹的老流賊大都跑得快。
  只有眼前這些無辜的漢人百姓可以充數。
  吳三桂完全沒有負罪之感,現在的他儼然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清國的壹員,沖鋒陷陣總是壹馬當先,很受多爾袞的器重。
  盡管,在將來,權力欲望膨脹的他會再次舉起反清大旗。
  但至少現在,他還沒有這個想法。
  流賊與百姓穿束無異,更何況,滿清不比大明,根本也沒有人管妳殺的是真流賊還是真百姓。
  眼前壹百姓跑慢了半步。
  吳三桂當即壹刀劈了上去,頓時血濺三尺。
  白雪覆蓋的地面灑水壹層鮮紅的血,也留下了吳三桂壹生的罪惡。
  “大帥,現在已經斬殺了三千顆人頭,妳看是否還需要繼續?”
  吳三桂麾下親兵問道。
  “不必了,給英親王留壹些”,吳三桂說著就打馬而回,看見遠處巍峨的京城。
  此時的他不由得想起了隨朱由檢南下的陳圓圓,再壹想到陳圓圓寫給自己的絕交信,不由得心痛如刀絞,長嘯壹聲:“朱由檢,明年我必請命下江南誅了妳這昏君!”
  而這時,廣袤無垠的北直隸大平原上,不僅僅是吳三桂的鐵騎在追逐殺戮著手無寸鐵的百姓。
  剛剛慶幸從吳三桂屠刀下跑出來的壹群百姓此時則正遇上了更為兇殘的韃子。
  其中,壹人正是剛被滿清朝廷封為英親王的阿濟格。
  阿濟格箭無虛發地將這群人壹個個射殺在地,只留下四五個少年:“帶回去閹了,做我的包衣奴才。”
  同吳三桂壹樣投降滿清且被封為智順王的尚可喜,絲毫沒有對這些漢人同胞的憐憫之心,更別提仇恨,他壹臉諂媚地豎起了大拇指:“王爺的箭法堪比漢時的飛將軍李廣,真可謂百步穿楊,奴才佩服之至。”
  阿濟格並不領情,哼了壹聲就策馬而走。
  此時的八旗子弟正將京城內的百姓正在往城外趕。
  按照清國的規定,非旗籍的漢人是不得住在城內的,只能進行商業活動。
  因而京城內的居民的家業自然會被強行霸占。
  也不僅僅是家業被霸占,連帶著城外的田地也被圈占,就連人也被當獵物壹樣獵殺,或者逼迫為奴。
  這種事不僅僅是在京城發生,在北方其他城市如太原、大同等城也在發生這樣的事。
  好在,此時保定城以南的真定、河間等府以及山東、河南南部等北方地域都還在大明手裏。
  因而,這樣的圈地屠民之悲劇還沒在華夏全境上演。
  但等到明年開春之際,又有多少華夏州府各縣會淪陷於韃子之手,被其殖民擄掠,則完全無法預料了。
  山東戰區副總兵官、右都督、皇帝義妹朱昭明握著拳頭,咬著牙看著城外被韃子肆意斬殺的漢民。
  同時,又無奈地看著這些百姓跪倒在保定城墻之下。
  城內的百姓既驚恐又慶幸地看著城外的悲劇。
  誰也不知道下壹刻,這些猖狂的韃子與漢0奸何時會攻進保定城。
  河間府、保定府壹帶斥候橫行,韃子在任意屠殺漢民的同時也在砍伐著這壹帶的樹木,砍伐樹木不僅僅是過冬取暖,也是為明年鐵騎南下做著準備。
  而大明這邊的朱昭明也不敢大意,為防止韃子細作混入,她只能緊閉城門,但同時也暗中派出斥候四處偵探。
  而在保定城以南,朱昭明則命人拼命種樹,挖壕溝,疏浚河道,企圖在將來阻滯韃子鐵騎。
  大戰壹觸即發。
  都在等著這壹場大雪融化。
  呼嘯的北風雖然寒冷刺骨,卻也給人以寧靜。
  李自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與來自關中的黃土,鷹隼般的目光盯著南方若隱若現的壹抹綠色。
  “陛下,眼前就是荊襄之地,過了荊襄,取江南如探囊取物,到時候,我們依舊能坐擁半壁江山。”
  牛金星揮舞著鵝毛扇說著又道:“而且,據悉,左良玉近來大有撤兵於武昌之象,貌似也與陛下壹樣,要與明廷壹爭,如今天氣寒冷,戰馬難耐,且大軍糧草未足,陛下不妨等明年開春左良玉與明廷廝殺正酣時,再大軍南下,到時候鷸蚌相爭,我們漁翁得利,豈不兩全其美。”
  李自成聽話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他早已受夠了在北方苦寒之地被韃子追著跑的日子,早恨不得打到南方去,找那些江南士紳報仇。
  唯獨李巖不由得嘆了口氣,暗道:“崇禎帝南下後,大明即便再怎麽爛透頂,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左良玉即便真的以不義之師清君側也必敗無疑,到時候只怕漁翁得利的是韃子,上天這是有意滅我華夏呀!”
  ……
  此時的武昌城,真可謂大軍雲集,八百裏連營。
  武昌城內的左良玉卻是不由得咳嗽了三聲,蒼白的臉上浮現出壹抹殘紅。
  但他同多爾袞、吳三桂、李自成等人壹樣,也在目光灼灼地盯著南方。
  “朝廷讓何騰蛟任總督,卻讓我做總兵,偏偏呂大器、孫元綸等無能之輩就能總督兼總兵官,連帶高傑這個流寇也能坐擁蘇淞,可見朝廷是不能容我呀!”
  左良玉說著就憤懣不平地壹拳捶在梁柱上。
  南京貢生李猶龍忙湊上前低聲說道:“伯爺毋怒,這是太子托次輔高閣老和張閣老給您的密信,如今朝中奸臣當道,馬士英之流忝居內閣,可謂是害群之馬,更有流賊高傑禍害蘇淞,民心不安,因而太子有詔,望您以江山社稷為念,進京清君側,誅殺奸臣,重振朝綱。”
  左良玉現在就差壹個進兵南京,控制朝政的理由,如今見李猶龍呈上這封密信,頓時興奮不已地拿了過來,仔細壹看後,不由得憤然說道:“請妳回復閣老,左良玉雖不過是武將,但也不忍奸臣橫行,待明年二月,便揮百萬之師清君側,還望太子殿下與閣老與城中策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