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傳道

日日生

玄幻小說

山東濟州府,天氣炎熱。
暮色下太陽終於舍得下山,被烘烤了壹天的大地,才稍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四十八章 回京

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

2023-10-25 22:29

  長安上空,元符仙舟緩緩落下,圍觀的人群爆發出劇烈的歡呼聲。
  遠征的將士不算多,但都是大唐精銳中的精銳,他們這些人訓練出來,本來是李世民在自己年富力強,而別國皇帝要麽垂垂老矣,要麽還很年輕時候,發動戰爭壹統六朝而準備的。
  這些兵馬的善戰毋庸置疑,大唐歷次戰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高麗、吐谷渾、東突厥、吐蕃……
  李世民就像是獵人磨刀壹樣,不停錘煉著這支兵馬。
  壹統六朝的難度,在他心中演練了壹萬遍,他知道這件事有多難,需要多麽強大的軍隊。
  如今,六朝結盟,用這支兵馬來對付黑衣大食,說實話有點大材小用。
  所以戰事進行地異常順利,遠征最大的難題,本來是路途遙遠,難以維持後勤補給。
  但是元符仙舟完美解決了這壹點,讓唐軍的行動進行地異常順利。
  用了這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們已經把大食所有成規模的軍隊壹壹擊潰。
  大食王室所有成員,被押解回長安,李世民率隊凱旋。
  他在路上就聽說了中原大地的異象,壹到唐邊境,他便看到了那綿延萬裏的黃氣。
  如今臨近長安,這種黃色的霧氣越來越多,越來越濃。
  長孫無忌看出了李世民臉上的激動,他在皇帝身後低聲道:“欽天監來信裏說,此物極可能是地脈!”
  李世民緩緩點頭,這對他來說,是壹個機會也是考驗。
  隨著壹聲巨響,元符仙舟的艙門被打開,皇帝帶著隨軍的重臣走下仙舟。
  前來迎接的人群中,李世民壹眼就看到了袁天罡和李罡淳,他招手讓內侍把兩人召來。
  不壹會,李世民登上天子鑾輿,袁天罡和李罡淳也走了過來。
  “拜見陛下,恭賀陛下開疆拓土,澤被四方。”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這黃霧是怎麽回事?”
  “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地脈,乃是人皇之氣,是陛下的大氣運,不過……”
  “不過什麽?”李世民緊張地問道。
  “有危險。”
  李罡淳看著袁天罡支支吾吾,便搶話說道。
  李罡淳雖然是體制內的,但是他為人比較率直,壹般是有什麽就說什麽。
  當初女皇之厄的時候,他就直截了當說自己沒能力解除,李世民雖然大怒,但是也知道越是這種人,越值得信任和依托,所以他重用佛門,卻沒有懲罰欽天監。
  “仔細說說。”
  袁天罡壹看師弟說了,便不再有顧忌,直接了當地說道:“這地脈強橫至極,三皇五帝之所以能駕馭,是因為他們體魄驚人,擁有聖體可以承受。可是天地壁壘隔絕靈力之後,凡人之軀已經大不如前,妖獸也沒有當初那般強橫的身軀了,只怕很難再承受地脈了。”
  “如今六朝帝王中,或許只有……”袁天罡又壹次支支吾吾,李世民不滿地說道:“有什麽直說!”
  “或許只有大宋的女帝,還有死過壹次的明皇帝朱標可以承受,他們的身軀都異於常人,尤其是朱標,他自己已經承受過壹次了,而且大發神威,直接壹劍擊殺了道衍和尚姚廣孝。道衍和尚的修為深不可測,由此可知這地脈的強橫,以及條件的苛刻。”
  李世民嘆了口氣,他知道這件事不會如此輕松,但還是忍不住失望。
  “有什麽辦法?”長孫無忌問道。
  此時,剛剛湊過來的房玄齡,突然低聲道:“辦法是有,怕是要落在那個道士身上。”
  他在這段時間,壹直輔助太子處理朝政,也是李世民放心出征的最大底牌。
  “道士?李漁?”
  房玄齡等人壹起點頭,李世民笑的很無奈,“每次都是用到他,我們大唐總得拿出點什麽來,否則朕心中不踏實啊。”
  正經道人李漁,從他得到了無上的修為開始,壹直在幫別人。
  但是他好像從來沒有要過什麽。
  六朝皇室,或多或少,都受過他的恩惠,但是李漁從不插手六朝的事物,除非是朝廷主動請他出手。
  比如說他幫大唐征伐吐蕃,幫大明撲滅金陵豪紳叛亂,幫蜀國西征天竺,幫大魏改革門閥……
  凡此種種,不可勝數,也難怪黃月英評價他說:不愧於大良賢師之稱號。
  也難怪李世民心裏不踏實,大唐和李漁的關系,其實壹直說不上多親密。
  人家劉備、曹操、朱標、趙福金等人,拋開公事,私下都是和李漁交情很深的。
  但是東吳和大唐上來就和李漁結怨了,兩國當初甚至壹度想置他於死地,東吳的原因比較多,大唐是因為李漁殺了窺基。
  窺基是奉旨出家的和尚,是大唐將門尉遲家的子弟,更是大唐皇室在佛門中的壹顆重要棋子。
  李世民想了壹會,嘆了口氣,“我們大唐還真不知道給他什麽,這個人好像什麽都不需要啊。”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個正經道士是個很君子的真小人,幹脆就不用管他好了。”
  壹眾君臣回到太極殿,走到廣場處,便看見了身上已經長出草來的李漁。
  李世民看了壹眼身邊人,袁天罡趕緊說道:“道長他壹直鎮守此地,動也沒有動過,已經快壹個月了。”
  就在眾人感動不已的時候,李淳罡上前,道:“道長,陛下回京了。”
  砰!
  懸在空中的李漁身體化為壹根木棍,落在了李罡淳的腳邊。袁天罡眉心微皺,當初他和李漁壹道去利州的時候,對方的修為雖然高,但還是和他半斤八兩,甚至還要低自己壹些。
  但是如今,他的化身自己都識別不出來了……
  這時候,從飛檐鬥拱的墻壁上,走出壹個年輕道士,正是李漁。
  他笑著上前,抱拳道:“貧道李漁,見過陛下,恭賀陛下得勝回朝,大唐再添勝跡。”
  李世民呵呵壹笑,面色真誠地說道:“道長為了大唐,守在此地壹個月,我大唐無以為報,道長可有什麽心願?”
  “惟願與陛下及君麾下這群文武豪傑,共襄伐天盛舉,為萬民及子孫後代大開天門,消除壁壘。”
  “道長果然胸懷寬廣,誌向高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