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9章 熱鬧非凡的普林斯頓小鎮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1-21 10:32

  距離陸舟將論文掛在Arxiv網站上已經過去了壹個星期,絕大多數關註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的人,都已經聽聞了這壹消息。
  對於那篇五十頁的論文,有的人對其中的“群構法”拍案叫絕,有的人表示難以置信,也有的人對這五十頁紙不屑壹顧,因為想要看懂全部的證明過程,確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除去那些精通“兩儀四象五行八卦”法的民科們,很多解析數論方向的學者即便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也很少有人同時吃透兩種以上的方法。
  比如鉆研大篩法的人,不壹定精通圓法,反過來也是壹樣。除去主流的選擇,還有壹些選擇密率法和三角求和進行求解的等等方法,就更加冷門了。
  而在陸舟使用的群論法中,不但能看到篩法的影子,還能看到圓法,甚至是群論的思想,涉獵範圍不可謂不廣。
  也正是因此,別說是檢驗論文的正確性了,想要弄懂這篇論文,都存在壹定的門檻。
  當然,數論界普遍的觀點還是比較樂觀的,畢竟陸舟已經拿過柯爾數論獎,而且解決了很多數論上尤其是素數方向的難題。
  因為不少教授在講課時提到了這件事兒,討論漸漸從學術圈,擴散到了壹些校園bbs上。
  現在不只是關註這壹方向的學者們在議論這件事兒,甚至連各大高校數學系的學生們,也都在對這篇論文議論紛紛。
  在國外某個以預測菲獎而聞名的數學論壇上,壹場討論便因此而展開。
  ……
  Arxiv上沒有同行評審,論文的正確性也無法定奪,這壹數學難題究竟是否被證明,壹時間也是眾說紛紜。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數學界不會讓這份耀眼的研究成功等待太久。
  就在陸舟上傳論文的第二個星期,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便在自己的官網上,更新了壹條會議信息。
  下周周壹,陸舟將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壹號報告廳,以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為主題做壹小時報告。
  隨著這條公告壹出來,所有對於論文正確性的爭論,全都變成了對這場報告會本身的討論。
  很多人對論文正確性的懷疑,主要是源於對群構法的不了解,以及Arxiv上的文章沒有同行評審。如果是以報告會的形式貼出,而且還是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種地方,很多問題毫無疑問都將在提問環節得到解決。
  也正是因此,這幾天陸舟準備的格外認真,絲毫沒有因為來自系統的認可而掉以輕心。
  壹個數學猜想被證明的關鍵是邏輯上的自洽,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獲得來自同行的認可。這和學科測驗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沒有壹個可供參考的標準答案能夠檢驗。作為證明猜想的宣稱者,他有義務解釋自己的理論,並回答所有質疑。
  哪怕是壹個微小的細節,陸舟也不敢輕易放過,很多陷阱往往就藏在壹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上。
  別說是他了,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都在這些小問題上中過招,被壹個“顯而易見”卻存在問題的地方卡了快壹年。如果不是朋友的鼓勵,甚至壹度打算承認失敗。
  在完成這壹工作的時候,陸舟心裏也是不禁感慨。
  以前沒感覺,現在他才體會到,帶壹個學生是壹件多麽有用的事情。
  要上臺做報告的東西先扔給學生當考點拿回去看壹遍,哪裏看不懂的地方全都畫出來,基本上會被同行拎出來刁難的地方就很明顯了。
  可惜的是,雖然德利涅教授借了壹名自己帶的博士生給他做參謀,但幫他參謀的也不是理論方面,僅僅是參謀PPT上的事情。
  就算陸舟想問他自己的論文哪裏看不懂,他也只是壹臉懵逼,完全看不懂。
  因為他研究的方向是代數幾何,至於什麽大篩法、圓法,根本壹竅不通……
  ……
  時間壹天天過去,終於到了報告會的前壹天。
  隨著壹群數學家們的湧入,連帶著寧靜的普林斯頓小鎮,都跟著熱鬧了起來。
  在對來自世界各地數學家的接待方面,普林斯頓可以說是相當用心了。
  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安排,受邀參加這場報告會的數學家們,都被安排在了帕爾默廣場對面的普林斯頓酒店。
  如果壹切順利,不只是白天的學術會議,晚上還有壹場充滿香檳與美食的慶功宴。
  不過陸舟暫時沒有閑暇去考慮這些問題,因為對於他而言,報告開始前的每壹分每壹秒都很寶貴。
  次日下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壹號報告廳內人頭攢動。
  除了受邀參加會議的學者之外,還有壹些不請自來的學生。其中有的人是跟著導師來的,有的人就在普林斯頓讀書,還有人甚至是開車從隔壁的紐約、費城來的。
  他們雖然沒有收到會議具體時間的通知,但有些早早等候在這裏的人還是趁亂搶到了位置。
  至於那些來晚的人,有的幹脆在座位兩側的走道上席地而坐,更有甚者甚至站到了墻角、走廊外面,和那些聞訊趕來的記者們站在壹起。
  報告會兩點正式開始,三點結束,根據提問人數和提問內容,可能會有所延長。
  不出意外的話,這場報告會結束之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便會聯合的編輯部,還會組織壹個四到六人的評審團,綜合會議記錄對陸舟的論文進行同時獨立審稿,最後匯總審稿意見,決定他的論文是否通過。
  可以說,這篇論文的過稿是否順利,就看他能不能把他的群構法講清楚了。
  站在報告廳的幕後,陸舟再次看了眼手機屏幕中的時間,做了壹個深呼吸。
  還剩五分鐘了。
  這是他第十次拿出手機看時間。
  至於是第幾次深呼吸調整心率,他已經記不清了。
  在此之前,陸舟有從德利涅教授那裏了解到,參加會議的人數。
  不考慮自主報名參加的人,光是受邀到場的知名學者就已經超過了壹百五十位,其中有的來自巴黎,有的來自德國,也有來自他的祖國,以及壹些熟面孔。
  除了數學界的人之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
  很快,他便會站在全世界目光下,為這壹世紀難題畫下句點。
  就在這時,壹位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推門走進了準備室,用恭敬的聲音和陸舟說道。
  “陸先生,時間已經差不多了,請問您準備好了嗎?”
  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
  陸舟轉身看向了鏡子,伸手理了理胸前的領帶。
  最後深呼吸了壹口氣,他面對鏡子中的自己,嘴角勾起了壹絲笑意。
  “準備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