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64章 雷雨將至文明誌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4

  又壹年的小滿到來,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京畿道、關內道、河東道,大家瘋狂收麥子。
  軍隊都出動了,因為看天氣要有降水,這個可不行,先收起來。
  無數的軍人參與,各縣的衙役也拿著鐮刀或掠上場。
  孩子們臨時放假,在後連挎個籃子撿,不給老鼠和麻雀吃。
  他們的腰間多壹個小籠子,用柳枝或草編的,有個小口。
  此刻有夏蝗,若是不管,之後秋蝗就出現了,壹邊拾麥穗,壹邊捉螞蚱,兩不耽誤。
  孩子們壹個個喜笑顏開,螞蚱他們決定送到餐飲的地方,都說好了的,送三只給炸壹只。
  數絕對是數不過來的,稱重,三兩給壹兩,這個香,嘎嘣脆。
  “妳現在應該修養,已無國朝大事,看天下平安、百姓富足。”
  李易在跟吐蕃的大論乞力徐說話,乞力徐應該死在兩年前,他派隊伍給救回來了。
  乞力徐確實厲害,跟後突厥的暾欲谷壹樣,人老為寶。
  乞力徐和其他人過來,臣服,那邊會有人安排。
  他和別的投降的人壹樣,看到飛艇後就十分無奈。
  最大的飛艇可以運輸二十噸的東西,平均速度每小時壹百公裏。
  人家有高倍望遠鏡,電報通訊。
  這是壹個天下間的東西嗎?怎麽打?挨打是打不?
  “李東主,記得妳的承諾,善待百姓。”
  乞力徐不稱呼李易的官職,哪怕李易有穿上正壹品的官服。
  “若我李易做不到,當天打雷劈!”李易擡頭看天。
  ‘哢嚓!轟隆!’老天給予回應。
  李易摸摸鼻子:“最近雨水多,好在今天給機會了,大家在搶收,早知道要下雨的。”
  他說著帶對方進屋子,外面好危險。
  “這裏的蜻蜓多啊!”乞力徐坐在李易對面,李易泡功夫茶。
  “氣壓低,同時濕度高,小昆蟲的翅膀受潮飛不高,也缺氧。
  蜻蜓和燕子在這個時候會低飛,蜻蜓吃別的東西,燕子連蜻蜓壹起吃。
  以前孩子們喜歡捉蜻蜓,報紙上壹次次宣傳,如今大唐的孩子就是看蜻蜓飛。
  吐蕃高原氣候,壹般的軍隊過去非戰鬥減員多……”
  李易就著話題說吐蕃的戰爭問題,包括那裏的紫外線強度高,要用護膚品,至於高壓鍋必須為基本。
  乞力徐點點頭,看向外面:“池塘的荷花開了,蜻蜓才多。”
  “其實在南方那邊,比如山南東道,蜻蜓早就有,叫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再過幾日便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李易連抄兩首詩,都是楊萬裏的。
  寫西湖的是送給朋友林子方,讓林子方別走,接著又寫壹個,出得西湖月尚殘……
  全是勸的詩,讓好朋友在杭州呆著,到外面就遠離中央了。
  那麽泉眼無聲惜細流這首小池的詩寫的是景?他閑的?
  這個是形容家族和政治的詩,泉眼無聲惜細流說的是,家族的努力在暗中運作。
  樹陰照水愛晴柔,指有喜歡他的長輩給他遮風擋雨,不然樹陰照水和晴柔有啥關系?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說他剛剛展露出壹點才華,接著早有蜻蜓立上頭,人家早給妳確定位置了。
  這才是楊萬裏的風格,至於李易上學時學的那個翻譯……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他寫的這些詩,居然都能給說成是描寫景色的,並且深入剖析他當時的想法。
  李易小時候就知道,這個課本上的是騙人的,但答考試卷子的時候,他卻差點把這個景色描寫給寫成散文,太美了。
  沒辦法,妳敢說畢竟西湖六月中寫得是政治內容?妳敢說‘行了南山卻北山’不是觀光看景色,而是告訴朋友別把終南捷徑給浪費了?
  寫吧,老師壹看,不錯,零分。
  李易也不曉得編語文、文選課本的人是真的不懂,還是裝不懂?
  估計是真的不懂,畢竟當時最初懂的都被弄牛棚裏去了。
  後來再編書,有的即便懂,也不敢說,說了就是政治問題,沒毛病,寫荷花的就是抒情。
  關鍵後來的孩子,依舊得繼續學‘畢竟西湖六月中’和‘泉眼無聲溪細流’。
  語文老師教得好認真,引導孩子們代入作者寫這兩首詩時候的心情,太美好了。
  西湖、六月、風光、四時、接天、無窮、映日、別樣。還有‘碧’和‘紅’的相互襯托……
  而《小池》則是:第壹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壹股涓涓細流的泉水……
  乞力徐不知道李易說這兩首詩時想到了什麽,他只覺得對方文采確實正常。
  他強調下他的意思:“百姓生活好了,擁護大唐的才多。”
  “主要是有個家,有個土地,有個工作,有個奮鬥的目標。民之為道者,有恒產者有恒心。”
  李易不去考慮楊萬裏和語文怎麽教,吐蕃百姓需要壹個穩定的生活環境。
  換個人說這話,乞力徐壹百個懷疑,李易說出來,他相信。
  大唐就是用這個手段把人給拉攏走的,尤其是給高壓鍋,這個太好用了。
  之前大家只能炒和烤,自從有了高壓鍋,可以煮、蒸、燉、煲……
  “真的可以把我們吐蕃的人看作大唐人?”乞力徐再次問。
  “壹視同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李易說半句,他相信對方知道後半句。
  果然,乞力徐頷首、抱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謝李東主!”
  “許多時候人追求的其實是自我價值實現,就是我能夠帶領多少人獲得多少利益。
  有的人就不願意放棄,妳能放棄,說明妳的胸懷廣闊。
  回頭報紙上會著重宣傳妳,是妳減少了戰爭,給予更多百姓壹個美好生活。”
  李易給乞力徐戴高帽,人家都投降了,妳說幾句好話還不行?
  關鍵人家不是孤身壹個人,依舊有著擁護者,這個才是重點。
  “以後我做什麽?”乞力徐明知道李易的目的,心情還是比較好的。
  “把吐蕃的文化、文字、藝術流傳下來,並且發揚廣大,成為大唐的壹部分。
  大唐的美,不在於長江與黃河,而是在江邊、河邊生活的人的傳承。
  如果少了吐蕃民族的文明延續,大唐就不是完整的大唐,咱們是壹家人。”
  李易告訴乞力徐怎麽做,妳繼續帶著人搞藝術。
  不過不要再宣傳那裏的佛教,大家壹起信中華文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