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90章 技到巔峰始航行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上上等刺繡花間飛鳥圖,長六尺二寸,寬四尺,市價十壹緡三百錢,李東主收,三十五緡。”
  “上上等刺繡魚戲蓮葉圖,長八尺二寸四分,寬五尺五寸,市價二十緡三百五十錢,李東主收,六十二緡。”
  “上等刺繡雲霧繞青峰圖……”
  在本地頗有名望的蘇繡收購的人在為百姓評估價錢,就是定價。
  李易不懂,沒關系,找懂的人。
  壹般外來的商人在本地收購蘇繡,請人要給提成,通常為百分之五。
  多收的話,可以降低到百分之壹。
  李易給對方十塊香皂,要求對方不得刻意擡價與壓價。
  百姓們本是要獻,給神仙用,李東主就是神仙。
  李易說他會拿去賣,不留著,獻了沒用,願意三倍價格收,到外面還能賣更貴,先去試壹下。
  百姓便答應收錢,把家裏更多的刺繡拿出來。
  好幾個人在那裏給定價,百姓認可,就賣,不認可,可以說出來為什麽。
  目前為止,百姓都認。
  定價的人看了又看,緊怕弄錯了。
  “怪不得他們那麽喜歡,花幾百兩銀子買壹身衣服。”
  李易手上有幅刺繡,碧海落日圖,海水從近處的藍開始漸變到黑,再到紅,最後晚霞漫天,夕陽如黃。
  這幅刺繡,二尺見方,大點的手帕。
  行裏的人給出來五十五緡的價錢,李易補滿二百緡。
  這壹幅繡了整整五年,沒有畫來參照,就是繡的人自己看夕陽。
  如果說照片照出來的漂亮,那麽繡出來的隨著手帕的平面變動,光澤也跟著動,已經不僅僅是漂亮了。
  把四角撐開,微微抖動,就跟在海上看夕陽映彩雲壹樣,動態的。
  “李郎,誰用銀子買衣服?”永穆公主看了眼刺繡,倒不覺得如何,習慣了。
  宮裏所用的東西才好呢,她只是好奇銀子當貨幣。
  “別的地方,廣州那裏有人拿銀子買賣東西,大宗交易。
  等出海妳們會知道,銀子不值錢,倭國的銀子多,還近,藍寶要發揮作用。
  最好是黃金,寶石什麽的無所謂,不同的地方的人,並不壹定認可其他地方的寶石。”
  李易說藍寶,想起藍寶的嫂嫂和豆盧貴妃。
  兩個人有同樣的毛病,也是李易最希望的病,輸卵管因炎癥堵塞。
  現在兩個人吃藥和用藥,等他回來,炎癥解決,可以進行疏通,到時就有孩子了。
  他松口氣,要是別的方面的問題,可就難嘍!
  白銀不值錢,因為有紙幣,白銀作為貨幣的資格便消失了。
  還有銅錢和絹帛,黃金其實也沒什麽用。
  但黃金少,大量的黃金在地球深處,以液態形式存在。
  “哪裏的寶石好?我看玻璃就不錯呢!”永穆公主喜歡玻璃。
  她有李易給制作的萬花筒,看著非常眩目。
  當然比不上水幕天華,還有現在遊艇裏的那個墻,墻不用水就能來回變幻東西和景色。
  “物以稀為貴,玻璃終究會變成普通的東西,產量高。像他山之石,叫鉆石,硬度高,咱們在冷切玻璃就用它。”
  李易始終不認為鉆石貴重,就是切割和測量的時候好用,哦,還有制作壹些軸心。
  要說色澤,玻璃壹樣能做到。
  而且玻璃在制造的時候采用的工藝為熱切,玻璃熱的時候進行分割。
  “聽李郎的。”永穆公主想了想,放棄自己琢磨,聽‘夫君’的準沒錯。
  當地的百姓在拿到錢後,跑到壹處地方按手印。
  萬緡書,需要手印。
  壹大幅亮白色的緞子上被按了壹個又壹個手印,這是他們能夠送給李易最好的東西了。
  百姓知道李東主不缺錢,更少不了護衛。
  那就送上壹份支持,讓李東主在朝堂上說話更管用。
  史觀遊默默地看著,啥都不說,他壹遍遍告訴自己,不嫉妒、要挺住。
  他想起了壹句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人家李易明明不缺,妳們還非要給他按手印。
  我缺,妳們給我弄壹個唄!我出錢還不行嘛!
  在大唐想拿壹個萬民表,簡直是不敢想。
  以賄賂百姓的方式換,保證有人他彈劾。
  憑借政績得到百姓的真心擁護,宣傳必須到位,同時百姓確實得到好處,不然百姓才不幹呢。
  政績給上官看,同時送東西,上官給出考評的就好。
  有上官的舉薦,可以升官。
  萬民表無法到手,百姓不僅僅眼睛雪亮雪亮的,心更亮。
  壹年到頭,累死累活的維持個生計,給妳按手印?是妳傻,還是妳把別人當傻子?
  至於說李易拿到的張家村子的賬簿,其他官員做夢去吧,絕對不可能。
  ……
  壹直到晌午,東西才全部裝好。
  百姓家中的刺繡壹律換成了錢財,百姓笑逐顏開,今年壹開年,就有好收獲。
  “將來還需要更多的刺繡,大家如果晚上想繡,點燃明亮的燈,能夠把燈油錢賺回來。
  不要把自己的眼睛給累瞎,往後賣錢多的日子長著呢。
  有了煤,大家多制作海鮮的幹,自己留著吃,賣到其他地方都行。
  我們走了,回來時帶著種子,種出更好的糧食。”
  李易用遊艇的喇叭喊,沒跟當地百姓壹同吃飯,怕耽誤時間。
  遊艇慢慢駛離碼頭,朝濟州出發。
  現在的濟州不屬於韓國,也不屬於新羅,當地有人。
  根據記載,當地的人養豬,然後穿豬皮的衣服。
  然後有個特點,上身穿衣服,下身不穿,男女老幼都是這樣。
  李易沒見過,他覺得人家就是穿的衣服比較大點,然後下面像裙子,真空裝。
  當然,就算人家不穿衣服,他也沒啥不該有的想法,看不上眼。
  在百姓告別中,遊艇走了,後面泛起波瀾,速度越來越快。
  增加了二十個羽林飛騎,那個之前吐痰的就在,他像個鵪鶉似的躲在角落,怕被李易看見。
  他沒被李易親自帶著玩耍過,卻被其他跟李易玩兒過的人做過開心的遊戲。
  每每回想,都是渾身顫抖,而且經常夢中驚醒。
  隊伍中流傳著壹句話:不怕搏殺生死地,唯懼東主作遊戲。
  他看到老壹輩兒的羽林飛騎在自豪地說著經歷過什麽的時候臉色蒼白的樣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