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余煙

蟹的心

都市生活

俗語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人到中年以後,形貌漸老、血氣漸衰;雖然處世的手段漸漸圓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89章 回書

漢鼎余煙 by 蟹的心

2022-3-20 21:55

  當年三十六方齊舉,圖謀天下大吉,那是自古以來宗教力量極盛之時,但已經過去數十年了。從此以後它再也沒有復興到這種程度的可能,雷遠很清楚。
  自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被摧毀,自從數十萬、數百萬試圖創建太平的信眾被屠殺、被奴役,無數屍骨被踐踏成泥,在雷遠所立足的這片土地上,宗教就徹底放棄了為黎民黔首伸張的策略,而轉向與統治者合作,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張魯本人也做過地上神國的美夢,但自從馬超所部和孫劉兩家的大軍在漢中激烈鏖戰過後,他就清醒過來了。所以他才會遵循玄德公的意圖,前往荊州另起爐竈。
  而作為荊州重將的雷遠,更完全不被張魯的小手段所惑。
  畢竟雷遠有前世的見識在,張魯在隨軍前往荊州時,沿途為雷遠表演的隔空取物、衣袍生火、絹布顯字、手入油鍋之類,對古人來說神妙異常,但落在雷遠眼中,幾乎全都被當場揭破。這對張魯來說,比馬超的金戈鐵馬還要來得震撼。
  所以張魯在抵達荊州以後,極其賣力地奔走於荊蠻之中,壹方面重新宣揚他的正壹盟威之道,壹方面竭力拉攏蠻部民眾尊奉朝廷政令,以實現他對雷遠的承諾。
  因為雷遠此後前往江淮作戰,之前並沒有特別關註張魯的舉措。但現在看來,荊蠻部落中的大巫祁氏,會因為張魯的傳道而站到護荊蠻校尉的對立面,這就證明了張魯的作用。他引領這些荊蠻的法子,無非原來那些,可效果之顯著,簡直像真有神靈在背後指點。想來蠻夷實在無知單純,只能任憑張魯拿捏。
  不過,宗教就只是宗教。無論此番行事對雷遠有多大幫助,雷遠都不會允許張魯再插手接下去的事務。軍隊的事情,只要由武人來辦就可以了,能夠號令兵馬的,只有將軍,壹點都不勞煩師君費心。
  李貞跟著雷遠許久,最能明白雷遠的心意。
  聽得雷遠請張魯下去休息,他立即踏前壹步,作了個邀請的手勢。
  張魯微微壹楞。
  雷遠隨即道:“足下的功績,我定會向主公如實稟報,另外,今後多半交州蠻部也需要師君辛苦引領……所以,今日且務必好好休息。”
  “交州?”
  “正是交州。”
  張魯聽明白了。他的圓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甚至還帶出了幾分憧憬。
  “如此最好!”他再度向雷遠躬身施禮:“續之將軍,既如此,我先告退。”
  雷遠向張魯頷首致意。
  既然出現了這樣大規模的投降,接著的半個晚上,雷遠等人有得好忙了。
  “把篝火都點起來。”他吩咐道:“明天早上,我要全軍恢復如常。我們就在這裏接見吳子卿!”
  士燮和步騭俱都失敗,想來吳巨會做個聰明人。
  隨著秩序漸漸恢復,雷遠坐在原地眺望,可見點點的火光和夜空的星光交相輝映。他忽然想起壹事,連忙指壹名扈從:“去請宗德艷來。”
  宗預帶了諸葛亮的書信前來,之前雷遠忙於應對步騭,壹時沒有想好該怎麽答復。此刻交州的局勢底定大半,就在軍中夤夜揮毫回信,不亦快哉?
  宗預當夜便飛騎折返荊州。
  作為使者,宗預為中樞往來奔走許多次了,經驗非常豐富。更兼壹行人配有良駒、輕舟,有得力的向導,沿途又能調動郵傳中的驛馬,將近兩千裏的長途,旬日之內便到。
  他的目的地是公安。
  諸葛亮就在公安城中。
  荊州的治所在江陵城,過去兩年間,蕩寇將軍、董督荊州的關羽駐紮此處,統領五萬荊州軍,向北拒止曹操,向東提防孫權。但相對而言,江陵距離北方襄陽、樊城太近了些,其戰略地位主要體現在面對北方壓力,屏蔽荊南四郡。
  是以諸葛亮以軍師將軍的身份東下,選擇的駐地是公安。公安是玄德公在荊州除江陵以外最重要的軍事據點,由公安往南,陸路與作唐、益陽、臨湘諸城呼應,恰可組成南北向的防線。這也是前年孫劉兩家兵戎相見時,玄德公的軍事布置。
  諸葛亮既然來到公安,便意味著玄德公和左將軍大司馬府的文武臣僚即將進駐,意味著荊益兩州的重心將回到公安,回到這個直面江東的軍事要塞。這個舉動本身,就是震懾江東的壹部分。
  當然,諸葛亮和魯肅是足以代表孫劉兩家的重臣,既然他二人當面敲定了對交州的解決方案,那就只要安心等待。所以荊州這邊,原本緊張的氣氛近來消褪了許多,壹度水陸並進威逼江夏的關羽也撤軍回到了江陵。
  反倒是江東那邊,有些過度緊張了。在確定諸葛亮駐在公安的次日,魯肅便調動江東兵馬,加強巴丘和陸口兩地的防禦。為此還減少了巡遊湘水的軍船。
  馬謖知道諸葛亮和魯肅的約定,也知道玄德公和諸葛亮已經決心將廬江雷氏移鎮交州。在馬謖看來,江東水軍壹旦收縮,荊州對湘水水道的控制就立即恢復,這樣廬江雷氏之兵南下途中,就少了許多障礙。從這個角度想,諸葛亮前來公安,實在是壹著妙手。
  但交州畢竟太遠,孫劉雙方縱有決定,發到交州,再等到後繼局勢變化可不是壹天兩天的事。故而諸葛亮在這幾日裏,除了照常處置公務以外,還有余暇約見了幾位荊州當地的大族首領、地方名士。
  荊州士人素來欣賞諸葛亮的風度,難免在會談時拐彎抹角地提到,關將軍崖岸高峻,很不好打交道。諸葛亮對此並不回應,他壹再表示,只敘舊誼,不提公務。但與他談過之後,幾乎每個人都滿面春風而回,哪怕壹些想法和意圖被諸葛亮駁斥的人,似乎也不生氣。
  這時已到了二月中旬。早春時分,荊州漸暖,諸葛亮從荊州左將軍府正堂壹側的廂房往外看,可以見到房舍後頭水流淙淙,河邊蘆葦綠意盎然。有風吹過,把泥土氣息和水草的香氣帶到室內,令人心曠神怡。
  諸葛亮擱下筆,微微閉上酸澀的雙眼,呼吸了壹口清新空氣。隨即他便聽見急促的馬蹄聲越過府邸內外的重重門禁。
  具備這樣權限的,就只有宗預壹人。
  諸葛亮睜開眼,拿著白羽扇站起來。
  “軍師,宗德艷來了!”馬謖猛地推開門,大聲嚷道。
  話音未落,諸葛亮已經走了出去。
  宗預已等在外堂,他向諸葛亮匆匆見禮,隨即將懷中書信遞過來:“軍師,這是雷續之的回書。”
  諸葛亮還沒打開書信,先看宗預的神情,卻見這位堪稱見多識廣的年輕書佐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簡直有些恍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