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記

貓膩

玄幻小說

  這是壹部以當代方式續寫《西遊》的玄幻故事。   鄂西山區小城外壹個拾荒少年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六章 朱雀之庇

朱雀記 by 貓膩

2018-9-10 20:26

  葉相僧壹窒無語。
  “不肯教?那把妳那些師兄弟玩的大悲咒教我。壹排和尚整齊吟唱出聲,確實還挺能唬人的。”易天行笑嘻嘻道:“在縣城的時候就想著要學梵文,壹到省城就被這些事耽擱了。”
  他的心裏其實有許多疑問,但生就這種憊懶性子,既然知道見到斌苦後壹定能有個解釋,便又回復了無賴神態。
  汽車在黑夜中緩緩駛進歸元寺。
  易天行壹進後園便深深吸了口氣,嘆道:“終於安穩了。”
  “不安穩。”壹直在禪房裏等候的斌苦大師微微笑道:“壹切才剛剛開始。”
  “佛不動心,無始亦無終。”易天行脫了牢獄之苦,又得歸元寺之助沒和吉祥天翻臉,心中對這老和尚不免有些感激,深深壹什到地。
  斌苦大師微微壹笑,將他領進禪房,然後道:“妳可是有許多事想問我?”
  易天行點點頭。
  “居士乃是有緣人。”
  易天行今夜第二次聽僧人稱呼自己為居士,微微瞇眼,心裏保持著冷靜:“如何有緣?”
  “居士未曾施術,便施施然進我歸元寺後園,顯是上天護佑,這便是壹緣。壹場誤會之下,卻得了不問俗事的老祖宗相救,這便是二緣。居士攜著聖物朱雀外火燎身,不習本寺方便門佛法便有殞命之險,這便是三緣。而本寺至寶天袈裟被種於朱雀額頭,以鎮天火,從此與居士不離不棄,便是四緣。”
  易天行誠摯請教道:“究竟我與佛門有什麽緣份?”
  “老衲也只是猜忖,畢竟我佛門史上,已有數百年未見……”斌苦大師壹臉寶嚴道:“佛門史中,無父無母,自外而來,無師自通大智慧……若不出意外,居士應著這真言,應是我佛門傳經者。”
  “什麽是傳經者。”易天行瞠目結舌。
  “把這些經書看完。”斌苦大師道:“以居士的聰慧心,定能悟了。”
  丟下這晦澀難明的幾句話,斌苦大師起身離去,剩下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易天行和蒲團旁邊的幾本書籍。
  易天行拾起書籍壹看,卻發現是雜七雜八,什麽樣的書都有,分別是《大唐玄奘三藏西域記》、《南山律宗史》、《阿彌陀經》、《大乘五方便》。
  便是這樣渾似毫無關聯的書擺在自己面前,易天行毫無頭緒,拾起卻又放下,正在此時不知為何他心中忽有感應,扭頭望向歸元寺後山那間小茅屋的方向。
  便在此時,老祖宗的那個聲音在他的心裏響了起來,是壹聲冷笑。
  壹聲極怨恨極憤怒極悵悔的冷笑。
  月光灑在歸元寺的禪房上,清清灑灑壹片清麗,易天行盤膝坐在禪房內的蒲團上捧著微微有些發黃的經書,慢慢翻讀著。書頁上墨跡如夜,讓人心中寧靜,經文精深,玄思幽遠,虛實相間,壹時竟讓他的神思恍恍乎有些外遊之意。
  這幾本經書均為佛門精義,卻不涉玄妙修行之法。
  易天行認真頌讀,隨著唐三藏西去東歸,品著鳩摩羅什大德那壹聲聲的佛說,隱約感覺著自己似乎跟隨著達摩先師在少室山那個滿是積雪的山洞門口,看著那個叫做慧可的斷臂少年……
  “什麽是傳經者?”
  他在心底這樣問著自己,也這樣問著面前那個滿面皺紋的老和尚。
  斌苦和尚搖頭不語,轉而道:“居士妳看這幾本經書有什麽共通之處?”
  易天行應道:“均為壹代大德所著或是自西土譯來。”
  “這些大德有何相似之處?”
  易天行皺皺眉頭,半晌後應道:“三藏法師生於盛唐,達摩祖師是南朝時渡的江,鳩摩羅什是後秦時從龜茲國來中土,神秀和尚八十歲的時候,安祿山才打進長安。這些人有什麽共通之處?”他自幼看書便多,對於這些佛門高僧雖然了解並不深刻,但壹些大體上的事情還是記得清楚。
  斌苦和尚微微壹笑合什道:“其實……他們都是傳經者。”
  “傳經者?”易天行心頭壹震,聯想到斌苦和尚說自己也是傳經者,腦子裏有些迷糊,“什麽傳經者?不明白。”
  “每逢佛法衰微之際,天下大亂之時,我佛慈悲,便會降下大德之力,遊走於世間,以佛門經義教化世人,這大德所附,便是所謂傳經者了。”
  易天行並非常人,先前稍壹錯愕,此時便已回復冷靜,笑著問道:“傳經取經,又不是拍西遊記,說這多閑話又能如何?”
  斌苦和尚笑著應道:“居士還是愛頑笑,妳可知達摩祖師面壁十年,才傳下我禪宗之星星點火;唐李太宗當朝,民心初定,天下不安,三藏法師西去天竺,歷十數年而歸;南北朝時六祖慧能出身梅嶺,卻險些湮沒不聞,全靠七祖神秀於長安宣法,與北宗相爭數十年,方才定下正統……”
  易天行趕緊擺手止住他的羅嗦,他自然清楚斌苦老和尚最後說的是當年禪宗史上最大的壹樁公案,說白了,也就是幾個和尚在那裏爭,誰才是佛祖的正宗灰孫子吧……他自然不敢將這段腹誹當著斌苦的面兒說出來,畢竟不論怎麽說,自己來省城後,很是承這老和尚的情,也得了對方不少助力,這表面上的尊敬還是要講究的。
  “好,既便這些是佛門中萬眾敬仰的傳經者,每當佛法衰微之際,傳經者便應運而生,揭竿而起……”易天行忽然覺得自己這成語用的大不妥當,似乎是把這些佛門傳奇人物全當作陳勝吳廣壹流,卻也不及改口,壹個呵呵打個馬虎眼,續道:“將佛法灑遍世上,普渡慈航於苦海裏渡世人往彼岸去……可是……”
  “可是……”他眉宇間閃過壹絲莫名之色,挑著眉梢望著對面的老和尚,“這與我又有何幹?”
  “前夜說過,妳便是當世的傳經者。”
  傳經者三個字像楔子壹樣深深嵌進易天行腦子裏,縱使他想擺脫似乎也力有不逮,他搖搖頭,盡可能讓自己顯得輕松些,緩緩笑著問道:“大師,妳是說,我是當世天生的大和尚?”
  “也可以如此說吧。”斌苦大師微微壹笑,“此乃天生壹段緣份,乃居士與我佛門的三世宿緣。”
  易天行很直接地問道:“講些能說服我的理由。”
  “居士可有慈母育爾身?”斌苦微微垂下頭。
  易天行壹楞,又聽到這越來越不順眼的老和尚接著問道。
  “居士可有嚴父教爾行?”
  “居士可知自己來自何處?”
  “居士可知自己體內為何天生便有偌大神通?”
  “居士為何不進寺院,卻能通過修行佛經而悟禪宗玄妙之法門?”
  “居士為何能得聖物朱雀之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