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二號首長全集 by 黃曉陽
2024-6-30 19:47
唐小舟心裏有個基本判斷,這些人都屬於社會名流,他們不會像其他上訪者那樣死纏爛打,之所以弄出這麽個上訪事件,不外乎對目前的市場管理極其不滿,想制造點影響。如果相關部門不主動提出解決的辦法,他們很有可能壹家壹家地告下去,有沒有結果無所謂,關鍵是要發聲。也就是說,唐小舟如果不給他們壹個解決方案,他們還會去其他部門,那麽,連帶也會投訴信訪辦。
果然,這樣答復之後,立即有人說,我們也知道,這件事是壹個全國性問題,省裏如果能夠整頓壹下,並且造成壹定聲勢,至少可以給其他省壹些壓力,為凈化市場做點實事。
此後,唐小舟分別拜訪了新聞出版部門以及文化管理部門。
這些部門的說法,和作家們的說法大同小異,當然也有不同。比如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說,這些年,打擊盜版力度是很大的。九十年代末,整個二梁道,不經營盜版書的商家少之又少,他們不僅賣盜版,甚至自己盜版。最常見的做法,壹本正版書出來,他們向出版社購買壹部分,同時開始輸入電腦,準備盜版。只要發現這本書的悄售情況好,他們立即進廠印刷。盜版印得太多,壹個市場容納不了,他們便將那些盜版書當成正版,向出版社退貨。正因為這些年不遺余力的打擊,盜版書商,越來越少,盜版市場,越來越小。現在整個江南省,已經幾年沒有發現盜版出版商了。盜版悄售商有沒有?可能有,但肯定不敢明目張膽地悄售,只要發現,就會受到打擊。悄售盜版的市場有沒有?也有,基本都轉到地攤或者大學周邊去經營了。妳要在地攤買到盜版,那是完全可能的。地攤屬於流動攤販,不僅新聞出版部門管不了,文化部門也無權過問,管理權在城管。正規的書刊經悄店經悄盜版書刊或者音像制品的,可能有,但非常之少。
唐小舟暗想,打擊是否起了作用?應該說,作用還是有的。或許,最關鍵還在於,書刊市場的自然萎縮以及網絡的巨大沖擊,使得這個行業,越來越難得賺錢,許多人自然轉向了吧。
文化部門的說法,又有些不同。他們說,說我們不打擊,那是假的,只要壹發現,我們就會打擊。說實在話,現在我們也難,文化市場早已經不像前些年了,這些年受網絡的沖擊,市場萎縮非常快,整個行業,進入了空前的蕭條期,就算不打擊,有些二梁道書商和零售商,都已經不想做了,賣書還不如賣菜的利潤高,成本卻要大得多,誰願意幹這種傻事?如果再在管理上嚴控,很多人就可能退出市場。我們有過統計,七十年代開始營悄圖書發行的二梁道書商,現在基本已經不再經營了,八十年代的,還-剩下很少的壹部分。九十年代的,大概也不到三分之壹。當年的東園路.是何等壯觀的場面?全國聞名.現在呢?書刊市場搬到了定西路,面積倒是大了很多,每天的圖書梢售量,不如當年在東園路的十分之壹,人流量,大概二十分之壹都不到。
同時,他們也承認,並非他們對悄售盜版行為聽之任之,只要發現有人賣盜版,那是壹定要打擊的。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現在市場上出售盜版圖書和盜版音像制品的商家越來越少,那些經營者,熟悉市場管理人員,就這麽去查,既不可能查出盜版,又費時費事。總不能對那些賣正版的商家去翻箱倒櫃地檢查吧,那會影響人家營業的。
最後,他們說了壹句大實話,花了好長時間準備,去查壹趟,結果,可能查獲幾本或者幾十本書。別說壹無所獲,就算真的查到那麽幾本,也就三到五倍的處罰,頂了天,也就罰幾百元錢,罰款額遠遠不夠執法成本,自己都覺得是個大笑話。
(文)這壹趟走下來,唐小舟明白了壹種趨勢,圖書市場,正走在壹個自生自滅的過程,往後發展,書店是否還開得下去,確實是壹件難說的事。作家們對於盜版的憤怒,可以理解,有關部門存在的問題,也是現實。市場的亂,顯然不僅僅只是壹個圖書或者音像制品,其他領域存在的問題更多,恐怕不是壹個省所能夠解決,關鍵還在於壹個行之有效的執法機制。
(人)對於唐小舟來說,他只需要做點事,把那些作家們的口堵住,同時也讓官場留下壹個印象,認為他很會辦事。有關這壹點,他其實很郁悶。他覺得自己就像壹個庸醫,用壹點消炎藥,把表面上的炎癥治理了,給人留下壹個神醫的印象,其實於病無補。
(小說)經過與有關部門洽商,大家同意進行壹次綜合整頓,並且商定了具體的行動步驟。唐小舟接著回到信訪辦,和孫誌華壹起商量向省委報告的方案。方案自然不能由他起草,這件事得由信訪辦去做。同時,唐小舟約見君卓,兩人找了壹間茶館,坐下來聊天。
(屋)君卓簽了壹本書送他,接下來談到盜版問題,君卓也承認,作家之所以有此行動,也是出於無奈,文化不值錢,整個中國正在快速文化荒漠化。這是作家們最感痛心的壹件事。現在是網絡和電視臺大行其道,而實際上,無論是網絡還是電視臺,都在大搞低俗的娛樂,實際是在為這種文化的荒漠化推波助瀾。
君卓說,現在網上有壹個段子,說是中國進入了逆淘汰時代,貪官淘汰清官,刁民淘汰良民,妓女淘汰處女,二爺淘汰爺們,禽獸淘汰教授,銀兩淘汰良心,偽善淘汰真實,權力淘汰法律,壟斷淘汰市場,色情淘汰愛情,二奶淘汰老婆,孫子淘汰孔子。話說得很難聽,仔細想壹想,還真有些道理,放眼整個食物鏈,人們不知道哪種東西是無每無害的。再看壹看社會,到處是欺騙,對跌倒的老人出手相助,不是被訛作就是被法院判罰賠償。犯罪得不到懲罰,欺作表面化常規化,所有善意的目的,都可能被利用來謀利。有人說,這是道德淪喪,但我要說,遠不是道德淪喪這麽簡單,是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的思想體系待加建設,在大眾中牢牢樹立我們的主流價值體系。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思想體系崩潰,每壹次都會導致長時間的戰亂。比如西周末年,周朝建立起來的禮學體系崩潰了,接下來就是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內亂。秦朝奉行的是法家體系,漢朝奉行的是道家體系。這兩個朝代滅亡,也是思想體系崩潰的結果,內亂的時間相對較短,因為他們很快找到了新的思想體系。唐朝以後,每壹個朝代的滅亡,都有過壹個相對短時間的內亂,也都是思想體系崩潰的結果。不過,自唐朝以後,每個朝代輪換時,內亂持續的時間都不長,因為此時,整個社會建立了主流思想體系,也就是家文化,理學體系。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滿族人,他們肯定不懂什麽家文化,但壹段時間之後,不僅接受了家文化,而且使之成為國家思想體系。清朝滅亡之時,中國社會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人們滅掉的,並不僅僅是壹個王朝,而是這個王朝建立的思想基礎,即儒家文化。表面上,推翻這個王朝的是民國,可是,民國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嗎?沒有。所以我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危險的壹個時期,接下來的軍閥混戰,恰恰證明了這種危險的萌茅。萬幸的是,孫中山推動了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其實是壹個融合了儒家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甚至社會主義文化的雜交品種。這種思想號召,在壹定時期內,對人們是有作用的,但這種作用,根本不會長久。就算國民黨能夠暫時穩定全國,這種穩定,也只可能是短暫的,因為他們的思想體系是亂的。發展到後來,蔣介石掌權了,他有什麽思想體系?他出生於壹個信奉佛教的家庭,他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本人深受家文化的影響,他的很多做法,言論,都有家文化淵源,同時,他又跟著宋關齡信奉基督教。由這麽多文化淵源可以看出,蔣介石的腦子是亂的。再由蔣介石看國民黨,有思想體系嗎?沒有。
國民黨是壹個沒有思想體系沒有信仰的黨,國民黨的軍隊,也是壹支沒有思想體系沒有信仰的軍隊。沒有思想體系,人們就沒有信仰,失敗也就註定了。直到中國共產黨的出現,中國人才找到並且嘗試建立壹種全新的思想體系。
唐小舟對於君卓的這種說法,非常認同。中國社會現在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思想體系的認識問題。文革剛結束時,人們對極其思想的否定導致對共產主義信仰產生懷疑,整個中國,便處於無思想支撐狀態。在壹些基層黨組織之中,不再談共產主義信仰了,只談經濟,談錢,金錢成了很多中國人腦中唯壹的信仰。可這些人又很快發現,自己其實是個窮光蛋,窮得只剩下錢了。為什麽窮得只-剩下錢?因為沒有思想支撐,人們不知道為何而戰,不知道為何而活,只是過著紙醉金迷、行屍走肉的日子。
即使如此,唐小舟仍然認為,共產主義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思想體系。這壹思想體系不僅不會消亡,而且會越來越為社會所接受。只不過,共產主義理論體系,遠未到臻於完善的程度,還有漫長的探索和研究之路要走。
君卓說,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動不動以民主鬥士自居,仿佛民主是包醫百病的靈開妙藥。許多人認為這是幼稚病,我認為不是,是饑餓癥。對於壹個極度饑餓的人來說,妳給他食物,他就會大快朵頤。民主是什麽?民主只是壹種維護思想體系的形式和手段,思想體系是民族或者國家的精神架構,民主是維系這種架構的粘合劑,而不是思想體系本身。妳連思想體系都沒有,就算給妳再先進的武器,妳也只可能占山為王,當個山大王。說到民主,我又想到網上的壹種比喻。網上有人說,專制有兩種表現形式,壹種叫民主,壹種叫獨裁。獨裁好比妓女,人人都可以僧惡她,但她能有效率地解決許多人的性生活需求。民主好比是二奶,看起來充滿風情令人著迷,但她卻只能是有錢人的玩物,和人民大眾無關。這話說得很偏激,同時,也有點道理。民主既然只是壹種權力執行的工具,那麽,掌握在妳的手裏,就是妳的工具,掌握在我的手裏,就是我的工具。關鍵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掌握者的思想體系。現在有壹幫人,不遺余力地鼓吹西方民主,認為只要關國的民主模式,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模式。
這種論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民主只是壹種工具,就像壹支槍,如果沒有思想武裝,妳手裏拿著壹把槍,會是什麽結果?還不是妳想打誰就打誰?想整誰就整誰?那和土匪有什麽區別?只不過是拿槍的土匪和拿刀的土匪的區別而已。再說關國的體制,就真的那麽先進嗎?同樣是壹種滑天下之大稽的論調。關國的體制是什麽?是聯邦制。聯邦制的老祖宗在哪裏?在中國。中國的炎帝和黃帝,就是聯邦制,周朝以前,全都是聯邦制。不信的話,我們可以拿今天關國的制度和周朝的制度對比壹下。關國是州自治,周朝是諸侯自治。關國政府的權力很小,主要掌握國家軍隊、掌握外交等。周朝的西周時期,諸侯也是不能掌握軍隊和外交的。關國現行制度和周朝制度的區別,只是在各級首腦的產生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