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宅系阿川

都市生活

“我告訴妳桃子!今天妳要是不老老實實去相親,我就不認妳這女兒了!”
街邊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九十九章:第五次北征·序幕

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by 宅系阿川

2024-6-22 09:13

  順天
  皇宮
  奉天殿
  “來人!把這些人送去安南,朕倒是想看看,妳們要怎麽靠著妳們這張利嘴,說服黎氏來降!”
  老爺子把三十多個禦史言官的奏折丟在地上,直接把他們都發配了邊疆。
  倒不是完全為王宇義憤填膺,而是這群言官裏,居然有人暗戳戳的借著彈劾王宇,暗諷老爺子不能以德服人,以至於四鄰皆反。
  老爺子可不是那種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皇帝,不跟妳辯駁,直接讓妳去安南對黎氏反賊以德服人。
  這些年,自從大明在交趾設立布政司後,黎氏壹直在反復發動叛亂,輸了之後又躲進了西南的密林中,大明徒耗錢糧,要不是老爺子壓著,文官早就要放棄安南這地了。
  這三十個官員被貶安南,漢王朱高煦有些肉痛,這些人可是他好不容易在朝中釘下的暗子。
  這些年王宇在軍中的風頭愈發強勢,漢王朱高煦的基本盤都被他搶了許多。
  眼看太子朱高熾地位越發穩固,那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勛貴,開始倒向了太子壹邊。
  沒看上次王宇出征遼東,多少勛貴通過五軍都護府的布置,把自家子弟塞過去,給王宇示好。
  明顯這些勛貴打定主意,已經倒向太子朱高熾了。
  漢王朱高煦這才啟用朝中的暗子,即使打擊不了王宇,也挫挫他的威風,免得手下的勛貴還以為他退出了爭天下呢!
  當然了,老爺子只要活著壹天,漢王朱高煦都不敢說直接起兵。
  主要是漢王朱高煦的威望,始終敵不過老爺子。
  先破韃靼,後破瓦剌,壓服兀良哈,蒙元余孽皆被老爺子打服,草原大小部族都紛紛上表臣服,老爺子在明軍裏的威望已然封神,漢王朱高煦哪裏敢挑動謀反。
  奉天殿上,老爺子於群臣面前,自然是對王宇多加維護,但人後嘛……
  武英殿
  “妳個小狼崽子還敢躲,妳這次去遼東是怎麽給朕辦事的!”
  老爺子雖然多了幾縷白發、胡子也白了,但身體還是那麽好,用奏折差點都打到身手矯捷的王宇了。
  王宇恢復躬身據手的姿勢,表現的壹臉無辜。“皇上我冤枉啊!高句麗我救了,女真兩衛的事,我也按您的吩咐給建好了啊!”
  高句麗的確救了,妳就別管晚不晚吧,至少開京沒被建州女真攻破。
  兩個大明的女真衛,每各壹位千戶,分別安置在建州和海西。
  完美的完成了老爺子的要求啊!
  老爺子倒是對王宇真的有些不滿,高句麗也就算了,畢竟小老弟雖然親近,到底不是自家人,比不得他大明的冠軍侯。
  但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兩個衛,老爺子是沖著在草原人身後紮下兩顆釘子去的。
  高句麗的小老弟被女真人按在地上摩擦,老爺子見識到了女真的戰力,認為他們人數少,可以用來牽制草原人
  結果女真人被王宇帶著明軍這麽壹番謔謔,兩個女真衛都湊不出兩千士卒來,還牽制個屁的草原人啊!
  要不是王宇識趣,回來的時候,給老爺子內帑進賬五十萬兩。
  “滾吧!朕看著妳就生氣,回去閉門思過。”
  不過王宇卻沒急著滾,反而有些期期艾艾的樣子。
  “那個……皇上……妳答應的小將的那個……獎勵……”
  “妳還想要獎勵,朕沒按那些言官彈劾妳的十大罪狀給妳的治罪,已經是隆恩了,妳還想要獎勵。”
  要不是內帑到賬五十萬兩銀子,今天老爺子非得砍了王宇這小狼崽子不可。
  老爺子都不禁感慨,這高句麗還真是有錢啊!往常怎麽就送些高麗婢來呢!
  王宇被罰禁足,爵位和升職啥都沒有,總算是平衡了那些文官的妒忌,對他的彈劾風波過去了。
  過了段時間,王宇的事被鄭和帶回來朝貢的西洋土著朝貢壓下了風頭,老爺子也沒食言,給他送了壹批高句麗進獻的美人來,然後給他升了職。
  “那個公公,妳能不能給老爺子說壹聲,這高麗婢我收下了,但這個昭勇將軍可不可以不當啊!”
  王宇給來宣旨的小鼻涕塞了幾張百兩的銀票,看看能不能拒絕這差事。
  昭勇將軍屬於明朝三品武官,大致相當於參將級別,老爺子等彈劾風波過去了,為了給他補償,直接給他連升了兩級。
  升職什麽的王宇覺得可以,但昭勇將軍可是要到五軍都護府任職,老爺子大朝的時候,要站立班的。
  王宇可真不想四五點鐘起來去上早朝啊!
  雖然每周有三次恢復精力無限的機會,但是可不是用來給老爺子上早朝的啊。
  “侯爺妳說笑了,皇上的旨意,您怎麽能討價還價呢,還是接旨謝恩吧!”
  王宇這才不得不告別了在家閉門思過的溫柔鄉,每隔三天,去上個太子朱高熾主持的小朝,隔七天老爺子又組織壹次大朝。
  朝會上,王宇壹言不發,就光聽光看,雖然他有些想法,但他沒有提出來。
  原因很簡單,大明的實際情況,王宇是壹點不了解。
  之前王宇還提議,讓老爺子在軍器坊給火繩槍和大炮,用簡易的銑刀開膛線呢!
  結果大明的鋼材不結實,開了膛線之後的火槍和大炮,更容易炸膛了。
  所以時代的進步可不是壹個好點子,或者壹個突出技術能推動,材料才是制約時代的根本。
  有的理論,人類可能早就有了,但只能在將來有材料和技術的支撐,這才能實現突破。
  所以王宇只是盡力把自己知道的東西都在大明推廣開來,作為壹個種子,期望它能開出壹朵花來。
  鄭和這次回來,終於從紅毛番人那裏給自己帶來了金雞納樹的種子,王宇可以開始研制奎寧,以治療瘧疾。
  有了奎寧和廣譜抗生素(土黴素),明軍在安南嶺南等地的非戰鬥傷亡,會小上很多。
  接下來這三年,大明壹直也沒有什麽大戰事的樣子,本來老爺子收到忽蘭忽失溫發現瓦剌從漠北歸來的跡象。
  老爺子帶著大軍壹去,又把瓦剌嚇得沒了蹤跡,只能去順道揍了壹頓,老實在土默特的脫脫不花壹頓,讓他老實納貢。
  妳大明大皇帝多冒昧啊!找不到瓦剌,就拿我出氣是吧。
  雖然韃靼的脫脫不花心裏有氣,但還是得陪著笑臉,說老爺子揍得好,揍得妙。
  這次沒找到瓦剌的蹤跡,所以王宇帶領的偏軍還沒出塞呢,就回來了。
  王宇除了上朝,就是布置王氏族人的生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沈浸式造娃。
  胡善祥和卞恩彩,以及老爺子給自己送來的幾個美人,都陸續給他生下了孩子。
  這倒是引得太子妃張妍,對子嗣不昌的朱瞻基喋喋不休。
  “妳看看妳,到現在就兩個女兒,再看看宇兒,話說兒子,咱們要是那啥……實在不行娘找宮裏太醫給妳看看。”
  朱瞻基都無語了,自己只是心思不在這上面而已。
  作為太孫,現在正是他鞏固地位的好時候,老爺子每次出證,都把他帶著身邊教導。
  太子朱高熾也開始有意的帶他,去三楊面前,讓他們教朱瞻基處理壹些政務。
  作為壹個大丈夫,六邊形皇帝,朱瞻基自然不會沈迷女色,玩物喪誌。
  不過朱瞻基也很好奇,那個順風還尿不過自己逆風的表弟,怎麽這麽能造呢!
  這就是開掛人生,不需要解釋的震撼了。
  靖安侯府邸,這三年來陸續便有六個孩子出生。
  胡善祥給自己生了三男兩女,其他的兒女,王宇倒是重視不過來,對大女兒尤為寵愛。
  卞恩彩也給王宇生了壹兒壹女,王宇勉強也能分給他們壹些父愛。
  至於其他妾生的兒女,王宇除了出生起個名字,平常基本見不到了。
  眼見自己的子嗣多了,王宇自然只能管管胡善祥和自己所生的嫡子,其他的就放養了。
  要是長大了成才,那王宇自然給他鋪條路子,要是廢了也不缺他這口飯。
  當然了,要是他既是個沒用的廢物,還要為非作歹,那王宇只能將他發配去以後大明征服的土地,完成主任務的KPI了。
  畢竟這世間最親密可靠的關系不是父子,而是利益相連的同夥。
  王宇的壹些妾室的兒子陸續長大,有的被王宇送到了軍中磨礪,有的被送去了經商。
  還有的被王宇送到了鄭和身邊,還認了他當義父,大明的寶船艦隊,可不能因為文官們的短視而斷了傳承。
  王宇不斷的繁衍子嗣,倒是沒有什麽奇怪的,多子多福,就是這個年頭,大家樸實的想法。
  至於王宇那麽多的子嗣,頂多讓大家小小驚訝壹下,他也太能生了。
  王宇在大明的優勢,從來不是什麽現代人的見識,或者帶來的超越時代的東西,而是那個三十個增壽的蟠桃。
  當王氏的族人後裔,在大明的軍事、文化、朝堂、商業、方方面面都有他們身影的時候,王宇即使不篡位,那大明也是掌控在他的手裏了。
  時間壹晃到了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由於王宇這個蝴蝶帶來的變化,草原局勢難得的安穩了十多年,明軍在草原壹直沒有什麽大戰。
  但草原人和大明的矛盾不會消失,只是隱藏起來了,等著更大的爆發。
  漠北的瓦剌馬哈木帶著部眾在西域小國肆虐,回了壹口血之後,終於王者歸來,過了讓瓦剌人難忘的青巴山口,南返回漠南草原。
  土默特的韃靼脫脫不花壹直對大明卑躬屈膝,於是也摒棄了舊怨,與瓦剌合流,攻破了大明在忽蘭忽失溫的兩座衛城。
  兀良哈三部與瓦剌、韃靼也是曖昧,偷偷支援了他們壹些部眾。
  蒙元余孽的聯軍膨脹到了十萬有余,嚴重威脅到了大明北方的安全。
  大明順天
  此時的新城和皇宮已然建好,紅墻攔馬,金橋玉水,過了這些才是王宇所熟知的紫禁城,皇宮的核心區域。
  五軍都督府,設置在紫禁城外圍,紅墻之內,過了金水橋,直入安定門,便是五軍都督府的“辦公室”,掛的匾額就是五軍都督府。
  可惜後面勛貴被堡宗帶著壹波送,這氣派的五軍都督府,慢慢變成完全受兵部轄制的弟弟部門了。
  老爺子也不在宮中大殿議戰了,聽不得那些文官的勸和之語。
  草原人都攻破大明在忽蘭忽失溫的兩座衛城,踩到大明臉上嘲諷了。
  這老爺子能忍啊?
  更遑論大明文官的想法是息事寧人,給瓦剌馬哈木加封為草原大汗,大明承認他的地位,以此,挑撥他和韃靼脫脫不花的關系。
  另再厚賞兀良哈三部,安撫他們,防止他們的反復,與瓦剌、韃靼合流。
  前期大明的文官們,還是有那麽壹點節操的,雖然求和,但也是帶有目的性。
  只不過這種未打先賞的想法,可不是老爺子的性格,養虎為患,但求壹夕安好,而後便是無窮後患。
  五軍都督府
  老爺子身著全副盔鎧來此,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殿中放著壹個草原的大米盤,用谷物堆出的草原地形沙盤,自東漢馬援,中原便有了沙……米盤。
  沒錯!沙盤就是那個伏波將軍東漢馬援發明的,只是用的是谷物不是沙子來模擬地形。
  “妳們說說,這壹仗,朕要怎麽打,才能讓咱們的後世子孫永享太平。”
  老爺子拋開勸他觀望草原局勢的文官,直接召集在五軍都督府的眾將議戰。
  本來以為打垮了韃靼,打垮了瓦剌,懾服了兀良哈三部,大明北境就可以享三五十年的太平了。
  豈料到,瓦剌人被明軍趕出了漠北,壹路向西逃竄,席卷西域小國,不僅恢復了實力,甚至還壯大了許多。
  韃靼的脫脫不花更是摒棄前嫌,與瓦剌人勾結在壹起,大明北方的局勢,變得波譎雲詭起來。
  王宇也沒預料到這事的發生,畢竟歷史上老爺子也沒全殲過韃靼和瓦剌,只是壹直在大勝壓制而已。
  現在瓦剌突然去西域回了壹波血,聯合韃靼舉兵十萬來犯,他也是沒想到啊!
  提莫的自從捕魚海之戰後,草原就沒出過十萬人的大軍了,這蝴蝶效應猛地有點過分了。
  這也不奇怪,原本蒙元分裂成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也只是被大明壓制而已,而現在由於王宇兩次搗亂,讓明軍全殲韃靼、瓦剌,讓草原人有了亡族的風險。
  大明的外力壓迫太強勢,迫使韃靼、瓦剌和兀良哈有了聯合的心思。
  另外就是
  想不到歷史上的高句麗和西域諸國都那麽廢材,成了女真和瓦剌的補血包。
  這邊大明給瓦剌放血,那邊瓦剌就從西域諸國補了回來,這和歷史上的女真和大明打法差不多。
  當女真在大明吃了虧,立馬就去高句麗回血。
  五軍都督府
  “爹!要我說,咱們直接帶大軍出張家口,壹路向西,什麽兀良哈、瓦剌、韃靼,全都給他滅咯!”
  對於草原人這些個老對手,漢王朱高煦又不是沒打過,也是不怕,主張直接莽過去。
  倒也不是漢王朱高煦說大話,如今的大明休養生息了十年。
  太子朱高熾幫王宇在北直隸和遼東推廣玉米和土豆,順天甚至不需要從南方漕運糧食,就實現了自給自足。
  因此,大明南方滋養了不少人丁,僅僅十余年,大明從六千八百萬人口,就變成了現在七千三百萬。
  當然了,這個數據不準確,但通過大明連年來的人頭稅算,確實是多出來了這麽多稅。
  這大明人口只會多於這個數,絕不會少。
  因為玉米和土豆在北方的推廣,大明這個時期沒有大用兵,相對穩定狀的十年,滋養了五百萬人口,也不算什麽難事。
  這還是王宇在兩淮兩湖的占城稻推廣,還沒開始發力,不然再等十年,大明的人口說不得夠得上九千萬的邊緣。
  大明現在休養生息十年,真要對草原用兵,真像是漢王朱高煦所說,不計代價的話,大明可以舉兵五十萬,從東到西,平推兀良哈、瓦剌、韃靼。
  但真這麽打,那就是拿大明的將來的盛世為代價,直接給草原崛起的勢頭打斷,老爺子也得為兒孫考慮考慮。
  像是老二這種平推,大明自己的損失決計不會小,所以老爺子否了這個方案。
  期間老爺子也問了王宇的想法,他提了些邊邊角角的意見,雖然新奇,但無關大局。
  這樣脫離劇情和歷史的大戰,王宇壹個沒有什麽戰略眼光的人,當然不會給老爺子瞎出主意。
  不過即使王宇沒有什麽建設性的建議,靠著五軍都督府那些靖難老將,明軍還討論出了壹套穩重的出兵方案。
  大明開始通過漕運大規模調集南方糧草軍備,雖然順天能自給自足,但支持五十萬人北征,那可就不行了。
  準備了三個月,隨著老爺子的壹聲令下,太子朱高熾監國,五軍都督府的老將全部委以重任。
  這次明軍出兵五十萬,兵分三路,規模空前強大。
  明軍幾乎可以算是傾巢而出,老爺子自覺身體活不過這個冬天了,所以這第五次北征草原,壹定要掃清草原。
  至此,壹場聲勢浩大,不存在歷史中的永樂大帝的第五次北征草原,拉開了隆重的序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