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 全部拆
撿漏 by 金元寶本尊
2023-5-18 20:17
“壹件碎片都不要放過。”
“記得錄像。將來整體搬遷,賣門票都夠了。”
七世祖當即就歡喜得跳了起來,飛速沖向那裏。
憑著七世祖的眼光,早就看出來這房子的材質是罕見的小葉紫檀,光是拆掉這些木板就值老錢了。
挨著這處建築僅僅五米的地方,還有壹排房間,細數之下,六間房間已經倒塌了四間,斷木殘垣,塵埃遍布,無限淒涼。
“那是他的庫房,六叔,憨哥,這裏歸妳們。”
“全程錄像!”
交代完畢,金鋒目光壹擡,精光畢露!
到了這裏,已經是整個山洞的中央部位,視野所及的地方,木質建築明顯的多了起來。
很顯然,前面壹大塊的地盤,都是這個山洞的核心區。
眼前的壹幕,讓自己全身都僵硬了。
這怎麽可能?
這怎麽可能啊!
原本想著自己想著的是,這裏只不過是讓皇帝朱允炆的陵寢地宮。
而眼前的這壹幕這壹切卻是叫見過太多太多怪異的金鋒完全傻了。
大腦整整宕機了足足十幾秒,金鋒才稍稍的平復下來。
壹個大膽的想法浮上心頭。
這地方,難道是朱允炆的小朝廷?
當年跟隨他失蹤的大臣共有二十二個,號稱二十二亡臣。
這地方……
冷風嗖嗖,帶著絲絲涼意。
山泉水繞過那堆巨大的廢墟,肆無忌憚的蔓延。
石磚地面好些地方已經長滿了青苔。
這時候,所有人全都在壹處地方停住了腳步。
這裏又是壹個類似祭壇的平臺。
平臺足有壹米多高,平臺上的建築赫然是壹座縮小版的天壇。
上面佇立著壹間二十來個平米的連檐通脊式大殿。
大殿高度不過四米,但卻是極具皇家氣派,全體朱紅漆,屋頂也全是木板搭建拼接而成。
最關鍵最關鍵的,是這座大殿保存得極為完好。剝落的朱紅漆下,露出來的是屋檐椽子都是極其稀少的黃檀大料。
雖然大殿各處鋪滿了厚厚的灰塵,但卻掩不住這座大殿的雄偉。
在這異國他鄉能看見這座神州血脈最熟悉的大殿,其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大殿的壹道門虛掩,仿佛時間就定格在那壹刻,如同壹個暮年的老人無聲的張著嘴,想要說些什麽,卻是什麽都沒說出來。
滄桑,荒涼,還有無聲的痛惜。
壹時間,金鋒的心都戰栗著。
靜靜的看著這座小之又小的大殿,舉目望去,大殿正中的那個土色的匾額如針壹般直刺自己的雙眼。
這壹刻,金鋒禁不住閉上了眼睛。
“太廟!!”
靜靜的佇立了半響,金鋒舉起手示意所有人不要動,自己帶上鹿皮手套,踩著厚厚的灰塵壹步步走上前去。
“嘎吱。”
壹聲清脆而悠遠的悶響傳來,開啟了塵封六百多年的回憶和往昔。
在外面的人透過大開的木門瞅見了大殿裏壹些端倪。
單檐廡殿頂,屋頂起翹平緩,檐下鬥拱,有木欄桿圍繞著壹個叫不上名字來的東西。
原本有壹些簾帷帳幔,可惜大多都已經化為灰灰。
在木板的墻壁上,還掛著壹幅人物的畫像。
只見著金鋒緩緩的拿起壹塊大大的靈牌輕輕的擦拭,沈重的放回原位。
恭恭敬敬的向靈牌位行禮,慢慢退了出來。
現在的金鋒,臉色有壹些悲泣,更多的是肅重。
“這地方……全部拆掉,給我運回去。”
弓淩峰也算是行裏的老人了,深知這些古建築的重要性。
這是比任何文物和古董都要值錢的東西,價值遠在百倍千倍以上。
“我們的人手不夠。這些都是明代建築,必須要調最專業的隊伍過來……萬壹走漏了……”
金鋒扯掉手套掉點上煙,深吸壹口:“搬山派吳家,他們做這個,正合適。”
弓淩峰心裏壹凜,默默點頭。心道金鋒怎麽會認識搬山派的人。
矗立在大殿前良久,金鋒繞過大殿,靜靜的看著對面。
映入眼簾的是壹片宮殿式的建築群,左右兩邊是民居式的木板茅草房。
坐北朝南的那地方,是壹座略矮於太廟的壹座宮殿,面積超大,飛檐鬥拱,巍峨雄闊,氣勢非凡。
毫無疑問,這座最大的宮殿就是朱允炆的居住之所了。
在宮殿的兩邊,還有十幾座大大的房間和建築,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有的建築還刷了朱紅大漆,在明亮的燈光下隱隱還能看見本色。
看到這裏,金鋒甚至有些恍惚。
這裏,就是壹個石頭城裏縮小版的故宮,更有些像寶島省的微型版的故宮壹般。
金鋒都不用走近,就能清楚的點出來哪些建築是幹什麽用的?
心中湧起無盡的感慨和疑團。
這些建築弄出來頗為時間和功夫,在六百多年前,建文帝是怎麽做出來的?
他那時候又怎麽會有那麽多的人手?
要知道,朱棣起兵靖難攻破石頭城,朱允炆成為了過街老鼠,整日東躲西藏,壹會在天貴省,壹會在天閩,壹會又在彩雲省,惶惶不可終日。
他又是怎麽來這裏的?
太多太多的疑問占據了金鋒的思緒,各種史料不論是野史還是正史亦或是地方誌,全部翻找出來,卻是沒有答案。
當年石頭城坡,朱棣進入大明皇宮,只見著幾具燒焦的屍體,大太監指著燒成焦炭的屍體說這就是建文帝跟他老婆的屍體。
顯然,朱棣肯定不信。
這場大火來得太過蹊蹺,當時又沒有黑科技可以驗明正身,自己這個侄子皇帝也就成為了自己的壹塊心病。
歷史向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號靖難最後得了天下,在明史當中把朱允炆說成什麽日禦數女,遺詔嗣位,忘哀作樂,淫佚放恣,靡所不為,最後連什麽老婦人都不放過的商紂王之流。
不過,在他心裏,始終是有芥蒂的。
因為,他無法確認朱允炆到底死還是沒有死。
這塊心病就像是康熙時的朱三太子案壹樣。
吳三桂反叛了康熙以後,很多仁人誌士冒充崇禎的兒子豎起大旗反清復明,那些年,朱三太子案足有幾十起。
朱允炆嚴重威脅到了朱棣的地位,如芒刺在背,寢食難安。
朱棣在全國各地大肆收捕朱允炆的下落,還有隨同朱允炆壹起不見的十三太保大臣。
最後還命令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三寶太監七下西洋,其中隊伍裏就有無數錦衣衛和東廠太監,目的就壹個,找到朱允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在當時這種情況下,朱允炆的逃跑可以說非常艱難。
傳聞他從石頭城密道逃走之後,先去了二十二亡臣的鄭家躲了壹年,又去了武夷山做了和尚,跟著又流浪到天貴省做了道士,輾轉僥幸逃到了這裏。
在這種跑路的情況下,還能在這個無人島上大興土木,這簡直就是壹個奇跡。
想了半響,金鋒也沒弄明白這裏面的原委,指著左右兩邊的各種建築大聲說道:“建築不要碰。只拿東西。”
“兩個人壹組,全程錄像。”
“絲質、紙質物品我來拿。”
“發現屍骸馬上叫我。”
說完,金鋒大步走到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壹個地方。
那是靠在最西邊邊上的幾間寬大的房間。
房間的大門已經腐爛,有些地方已經被肆意橫流的山泉水侵蝕,輕輕壹碰便自化為灰灰。
輕掃了幾眼,小心翼翼的進入到壹間房間裏。
這房間的內部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
跟其他房間和大殿壹樣,這裏也鋪設了壹層木頭地板,說起來相當的奢侈。
實木地板,還是本地不怕水的烏木。翎子椽子門窗隔斷都是小葉紫檀。
光這壹間房子拆回去,那就是上億。
由於小河道的阻塞導致大量的山泉水無法排出,這幾間木屋底部已經在小腿肚高的水裏浸泡了不知道多少年月。
不怕水的烏木變成了土圪塔的顏色,大多數木板已經翻翹起來,壹部分已經被腐爛。
腳踩在上面有些空落落的感覺,再下壹腳,烏木地板斷成了無數截,靜靜的漂蕩在水面上。
這間房間裏擺著幾張造型古樸大方的書桌,同樣也是小葉紫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