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國大亨

奶瓶戰鬥機

都市生活

“醒過來了,醒過來了!”
“真的醒過來了!天呀,他的眼睛在動!”
“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章 危機中的方向(上)

1855美國大亨 by 奶瓶戰鬥機

2023-4-8 19:55

  在史高治說完了對危機起源的分析之後,洛克菲勒和克拉克都沈默了,過了壹會兒,洛克菲勒說:
  “史高治,我不知道妳的這套推理的問題在哪裏,但是,有壹個問題。如果真想妳說的那樣,經濟危機的惡性循環應該是越來越嚴重的,人類歷史那麽久了,我們早就該在這樣的惡性循環裏完蛋了呀。”
  史高治笑了,這個問題,他上輩子讀初中的時候就問過老師,如今正好可以把答案直接拿過來就得了。
  “歷史上大多數時間裏,人類生產的物品主要不是用來作為商品交換的,而是自給自足的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像是魯濱遜,他在豐收了的時候,可不用擔心糧食賣不出去。因為他的糧食本來就不打算賣。但是現代就不同了,現代大多數的生產都是為了交換。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商品,情況自然就不同了。”
  “但是,進入現代之後,我們也已經經歷過很多次經濟危機了,為什麽每次都會出現復蘇,而不是再循環中越來越糟糕,最後徹底完蛋呢?”顯然,洛克菲勒並沒有被說服。
  “那是因為,經濟危機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的。至少,就目前而言,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史高治笑了,他正等著這個問題呢。
  “首先,惡性循環是源自系統內部的。如果能從系統外得到新的購買力,問題就能達到緩解。這是總的原則,然後有兩個具體的辦法。第壹個辦法是依靠上帝的幫助。妳們還記得1847年經濟危機和1848年聖弗朗西斯科發現金礦的事情嗎?”
  “嗯,我記得,當時那個狂熱呀,有些船在北美只要壹靠岸,第二天就沒法再出發了,因為壹半多的水手都失蹤了——他們都跑到聖弗朗西斯科去淘金去了。我就親眼見過好幾條這樣的船,有的船到後來,幹脆連船長都跑了。”想起當年的故事,克拉克露出了笑容。
  “嗯,這個金礦,還有墨爾本的那個,全是淺埋藏的,淘金難度小,而且都在無主之地,誰都能來淘金。大批原本沒有了消費能力的人在這裏淘到了黃金,壹下子就又有了購買力,然後賣不出去的商品就又能賣出去了。這就像是上帝雇傭了他們,然後給他們發了豐厚的工資,幫助我們解決了需求不足的問題。於是1847年經濟危機自然就解決了。”史高治說到這裏也笑了。
  “感謝上帝!”洛克菲勒虔誠的在胸口畫了壹個十字。
  “上帝保佑美國。”史高治和克拉克也趕緊跟著畫了個十字。
  “但是這次危機怎麽辦?難道還要靠著上帝再給我們壹個金礦嗎?”畫完了十字,克拉克問道。
  “上帝給了我們壹個更大的金礦。”史高治說。
  “在哪裏?”克拉克立刻問道,好像恨不得立刻跑去淘金壹樣。
  “對於世界來說,最大的金礦在東方。對於美國來說,最大的金礦在西方和南方。”史高治不動聲色的說。
  “能不能說得明白點。”洛克菲勒說,“我沒能跟上妳的思維。”
  “嗯,我們回顧壹下吧,從15世紀起,歐洲人通過殖民手段從美洲獲取了難以計數的黃金和白銀。妳們誰能告訴我,這些黃金和白銀到哪裏去了?”
  克拉克想了想,說:“妳的意思是這些黃金白銀到東方去了?嗯,不錯,通過絲綢和瓷器還有茶葉貿易,僅僅中國就不知道從西方獲得了多少金銀。我明白了,現在他們手裏有黃金,只要能把多余的賣不出去的商品賣給他們,就能暫時解決問題。”
  “不錯!”史高治贊賞的點了點頭,“但是東方人也不是笨蛋,他們當然知道,如果任由歐洲的商品流入國內,會有什麽後果。他們的手工業的作坊完全無力和現代工業競爭,幾乎可以肯定,這些作坊都會倒閉。手工業者都會失業。嗯,後果嘛。上個世紀末,印度加爾各答的紡織業的崩潰就是現成的例子。當時加爾各答15萬紡織業手工業者,餓死了11萬,用英國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紡織工人的屍骨使得整個的印度平原都變白了’。其次,西方也不可能允許這些東方國家繼續維持他們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因為這樣的經濟模式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向外購買什麽商品。為了能把商品銷售出去,摧毀他們的自然經濟就成了必須的事情。而這,只能靠暴力。上個世紀,英國人摧毀了印度,他們直接統治印度,用暴力打破印度人的自然經濟,使得印度成為了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靠著獨占這樣的壹個擁有幾億人口的大市場,英國成長成了世界霸主。當然,經濟危機並沒有被消滅,它只是被轉嫁給印度了而已。反正倒黴的是印度人。嗯,1770年孟加拉大饑荒,壹次性就餓死了1000萬人。”
  “上帝呀!這太可怕了!”洛克菲勒又在胸口畫了個十字,然後長出了壹口氣,說:“好在餓死的都是些邪惡的異教徒。”
  “前不久的報紙上提到了英國人還在東方和中國發生了壹些沖突。”史高治說,“如今發生了這樣的危機,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英國就會對中國發起新的戰爭,以便進壹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可是,這不是美國發生危機了嗎?關英國什麽事?”洛克菲勒問。
  “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地修建鐵路,但是,我們修鐵路用的鋼鐵什麽的東西,我們的鐵路上面跑的火車,大部分都是哪裏生產的?是我們美國生產的嗎?壹旦我們的經濟出了問題,我們就沒錢去新建新的鐵路了,就沒錢買新的火車了,這對英國來說就意味著需求減小了。這樣壹來,美國的危機也會成為英國的危機。”史高治回答說,“為了擺脫危機,英國只有向東方擴張。”
  “那我們美國怎麽辦?我們可沒有英國那樣的海上力量,可以向著東方擴張。我們能怎麽辦?”
  “我們可以向著西部擴張,那裏有大片的土地,對那些土地的開發總能帶來需求的。另外,我們還有南方。”史高治說,說到南方的時候,他的聲音有些發冷。
  後世的壹些良心滿滿的歷史書上往往將南北戰爭解釋為壹場為了解放黑人奴隸的正義戰爭。但穿越到這個時代,在對這個時代的經濟有了壹定的研究之後,史高治敢肯定,所謂的解放黑奴,不過是壹個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北方的資本家並不比南方的奴隸主高尚,他們才不會管那些黑鬼們的死活呢。如果他們真的那麽仁慈,他們就不會讓自己工廠裏的工人的勞動條件甚至比南方種植園裏的黑奴還要差了。正像馬克思說的那樣,資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壹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嘛,他們就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要想看懂他們的行為,就必須而且只能從如何獲得利潤的角度來考慮。
  美國南方的奴隸主們其實也是資本家,他們和中世紀的莊園主不壹樣,他們的經濟模式不是自給自足的莊園,而是面向市場的商業化的農業。然而,他們的利益和北方資本家的利益並不壹致。對他們來說,如果歐洲的關稅能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那麽,將農產品——糧食、棉花什麽的買到歐洲,比賣給北方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潤。所以,弗吉尼亞王朝的民主黨統治下的美國,壹直對歐洲的工業品敞開大門,以換取歐洲對美國的農產品開放市場。這樣的做法,當然會讓南方的種植園主們賺得盆滿缽滿,但這卻是以犧牲北方為代價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南方的種植園主們的利益和英國人的利益更為壹致,他們是英國的經濟附庸。
  對於北方而言,利用關稅手段保護自己的工業,尤其是制造業,乃是壹個剛剛在工業方面起步的國家最通常的辦法。本來向西部擴張帶來的需求應該能把北方的制造業餵得飽飽的,但是有了這群長期控制著聯邦政府的南方帶路黨之後,北方的制造業在歐洲大工業的壓力下,卻完全吃不飽。北方的工業,尤其是制造業要發展,要騰飛,要賺錢,就必須打垮這些帶路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人將南北戰爭稱之為美國的第二次獨立戰爭,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靠著整個北美大陸,總要辦法找到新的需求的,但要保護好工業——因為只有工業才能為每年這麽多的移民提供足夠多的就業機會——就必須提高關稅,把歐洲的工業品趕出去,這和南方的利益就起了沖突了。馬基雅維裏說過:‘剝奪了別人的錢財,甚至比殺死人家的父母更招人恨。’現在,北方要發財,就必須提高關稅,這就要犧牲南方;而南方要發財,就必須保持低關稅,這就要犧牲北方。這樣的問題可不是商談能夠解決的,他只能用戰爭來解決。我敢說,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會打起內戰來。”史高治堅定地說。
  洛克菲勒張了張嘴,像是想說什麽,然而,他最終還是什麽都沒有說。倒是克拉克冒出了這樣的壹句:“史高治,妳真該去當總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