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八十九章 亂世除妖魔
我真的是正經道士 by 九幽河上
2022-9-11 21:46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都說江南好,作為江南南部的杭州,其實壹入了夏,風景確實秀麗,但架不住這裏河多,水多。
壹到陰雨天,潮啊!
兩個字來說,悶熱,尤其是在這樣沒有空調,無法開啟除濕功能的屋裏。
外門黑壓壓的,屋裏更加壓抑。
外門的烏雲都翻滾壹兩個時辰了,可就是不下雨。
就像小孩子被打後,就是忍著不哭,撇著嘴,眼淚在眼眶裏含著,壹抽壹抽的,看著好像下壹秒便會嚎啕痛哭,但即使再過壹分鐘,人家還這樣。
今天的真武觀香客是非常少,壹上午二三十個附近相熟的香客過來。
大部分人都怕下雨,畢竟這要是壹下雨,就算香客們都擠進大殿裏也裝不下。
雖然觀裏今天香客極少,但觀裏的這幾位道爺無壹不感嘆,今天是個好天氣啊!
好不容易輕松壹天,就當是放假了。
王半仙坐在靈官殿內,教徒弟卦術知識,教的是八卦與天幹。
別問壹個玩大六壬的,幹嘛要教徒弟八卦呢。
按王半仙的話講,他又不是大六壬的學派守護人。
當初在清風觀,他是把所有卦術都看過壹遍,最後他自己認為大六壬用著方便,所以才壹直鉆研這項。
而他徒弟韓生,很明顯大六壬這種復雜的卦術,以他現在的智商差點意思,所以就在八卦方面下下苦工。
不能說家裏父母是奧數老師,孩子就非得去做數學家,那孩子看到數學題就犯迷糊,還不能讓人家研究研究文言文了?
財神殿,黃淑女坐在四位財神爺面前,手捧波若密心經看的腦殼發昏。
沒辦法,這是上次她跟李修緣回老家時,李修緣給她布置的任務,讓她在壹年之內熟讀五本佛經。
黃淑女也很無奈啊,
實在沒辦法,他只好在道觀裏讀佛經。
看的案臺上的關二爺好像臉更紅了,壹副緊握關刀,好像隨時都要把持不住的感覺。
黃淑女也犯難,道經不管怎樣,多數經書都像文言文,還有據可循,讀起來還算通順,能根據經書大意,或者引經據典記下來。
可佛經……
南啊彌啊彌哄,多耶極提波啥的,拗口啊!
幹爹都說不利索,還哄妳媽轟死妳呢,更別提她壹個妖精,壹篇經文她能看半天,並且讀完壹句沒記住。
好在波若密心經還是國語翻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啥的還能理解是啥意思,能看得明白。
所以,黃淑女打算剩下的佛經實在不行就去靈隱寺的大悲樓裏找,讓靈隱寺的和尚幫忙。
魁星殿那邊,黃仕子坐在蒲團上練習天雷法的手訣和口訣。
但黃仕子也不是那麽專心,練習壹會兒眼睛就睜不開了。
上眼皮和下眼皮開始打架,瞇著眼睛盤膝蒲團上小息。
腦袋剛低下,睜眼看看。
擡起頭,沒兩息時間,閉眼。
玉皇殿裏,楊天賜先拿著拂塵和擦布,仔仔細細的擦拭大殿內的角角落落。
他和黃仕子換殿可不是因為這裏香客少,輕松。
恰恰相反,他來了玉皇殿反而更不輕松,得時時刻刻得找到大殿內的瑕疵,然後修飾瑕疵。
沒活幹了以後,就盤膝在蒲團上,或修行,或讀經。
長輩喜歡什麽樣的孩子,當然是乖孩子!
楊天賜想把大天尊哄好,他能想出最好的辦法就是乖。
昨晚和表哥聊完,左金童他們倆壹致認為,多做好事兒,給姥爺長臉!
若真的事發了,就主動承認錯誤,壹切按照天尊的指示來辦,就肯定沒錯!
這樣,等以後大天尊在想到自己時,才能驕傲的說,我這外孫子,如何如何如何。
倍有面子!
主殿內,有時有人,有時沒人。
張小乙和青兒過來轉悠幾圈,然後就帶著青兒回後院歇著去了。
然後青兒會時不時回到真武殿坐鎮。
至於張小乙……
呵呵,
壹條鹹魚。
行過小周天,念咒掐指訣。
然後就在菜園子裏看看今年種下的蔬菜哪樣成熟了,黃瓜摘兩根,茄子摘兩個根,西紅柿有紅的摘下來沾點白糖就造了。
真武觀像這種愜意的日子不多,除非像這種惡略天氣。
張小乙正在後院壹邊啃西紅柿壹邊翻南華經呢,南華經逍遙遊寫的多好。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那老大個兒。
正看著呢,青兒跑了進來,急慌忙道:“尊主,宿海鎮連下三天暴雨,導致河水上漲,現在已經把整個鎮子淹了。”
青兒也是剛剛在前來上香的朱武嘴裏聽到的。
朱武也是北三街的居民,常年在外面跑買賣。
前天路過宿海鎮,正好趕上洪水平息,他再早壹天回來,或許就會趕上洪水肆虐。
與無常擦肩而過,回來以後就趕緊來真武觀禱告,正好被青兒聽到。
張小乙嘆了口氣,站起身拉開屋門。
屋裏擺放著兩個大衣櫃,打開櫃門,從裏面拿出金條十根,珠寶壹擔。
用藍布包好以後,張小乙轉身對青兒道:“走吧。”
“誒。”
青兒跟在張小乙身後急忙往外走。
宿海鎮也屬於杭州府地界,是余杭縣下面的鎮子。
前世的壹方有難八方支援,是刻在骨子裏的。
壹個鎮受災,張小乙沒能力為他們建設家園,建設家園還有官府呢。
但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可以做做的。
路過玉皇殿的時候,張小乙叫上了楊天賜。
雖然楊天賜拿不出錢來,但有力出力,也算是積攢壹些功德。
懷裏抱著巨款,就說孫道權的這些錢不白拿吧。
自己用不到,別人還有用呢。
像這種白撿的錢,對於不功利的修道之人來說,也就剩捐出去積攢功德了。
張小乙又不買大房子,又不制產業,沒有嬌妻美妾,留著除了看看,壹點用也沒有。
對於他來說,這就是壹堆好看的裝飾品。
真武觀的香火夠他足吃足喝,存那麽多錢確實沒有作用。
自從上次本心用嘴遁術打敗貪念之後,這些年他連看都懶得看了。留在手裏,只剩招災惹禍。
但捐出去也得分情況捐。
出去布施乞丐,沒意義。
除了那些斷手斷腳走不了路的,其他青壯年乞丐妳施舍他們才算犯罪。
雖說這個年頭企業沒那麽多,不好找工作。
但這些乞丐們也不是說張小乙不施舍他們就會餓死。
像這種受災地區的百姓,沒糧沒房沒衣的,他們才容易餓死。
好鋼用在刀刃上。
“師父,咱們這是去哪啊?”
楊天賜還想在舅姥爺面前多表現表現呢,被叫出來後還有些不舍離去。
張小乙壹擺手:“走,為師帶妳降妖除魔去!”
“降妖除魔?”
他把目光投向青兒,青兒目不斜視,跟著尊主的指引前進。
路過前殿的時候,黃仕子也跑了出來,打著呵欠伸手從身上掏出五百兩銀子。
張小乙接過,沒有多言。
之後王半仙也從身上掏出壹沓銀票,數出壹千兩,遞給張小乙。
“老道我的棺材本啊!”
張小乙壹把奪過,甩他壹眼邁步離開。
整間道觀就他和黃仕子最掙錢。
黃仕子賣平安符,王半仙給人算卦。
等走出真武觀,香燭店的左金童探頭觀望,壹見有表弟,邁步出來問道:“張道長,妳們這是幹什麽去?”
“降妖除魔!”
左金童待住了,降妖除魔?
他急忙把目光移開,準備回去把媳婦兒藏起來。
“祝妳們降妖愉快。”
張小乙先帶著青兒楊天賜來到糧店,賣糧食這家是周半城家裏的產業。
糧店的掌櫃出來壹瞧,急忙拜道:“呦,原來是張小神仙大駕光臨,小老兒有失遠迎,還望張小神仙贖罪。”
“無妨。”
張小乙把手伸進米倉裏,掌櫃問道:“您這是要要買糧?”
“妳回去跟妳們東家說,就說貧道說的,給我準備二十大車米面。”
掌櫃的也不敢問,急忙答應下來,派人回去找周半城稟告。
從糧店出來,張小乙又去李金榜他們家。
壹進門,李茂才急忙相迎。
“哎呦,幹兒子,妳可是許久沒來了看我們了啊。”
以前,李茂才還不至於這麽客氣。
但是現在,以張小乙的名聲,他都有點不敢拿他當幹兒子了。
進門以後,李茂才把張小乙迎到客廳。
老太太也從後院出來。
“呦,我的大兒子,妳可有空來看我了。”
張小乙也笑道:“您看您說的,我這不是來了嗎。
金榜還沒回來?”
“沒有,這不是嘛,金榜考中了進士以後便壹直留在了京城,前幾天來信,說過些日子可能會被外放,還不知道消息呢。”
李金榜自從應了自己的名字,金榜題名以後,楊蓮兒也收拾東西趕奔京城去找李金榜。
“他現在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李茂才滿面紅光。
這個年頭不就盼著這個嘛。
入座以後,李茂才要吩咐後廚備飯,張小乙急忙攔住:“不用不用,我們待不了多長時間就走。”
“妳今天來,這是有事兒?”
張小乙點點頭:“宿海鎮水災您聽說了嗎?”
“是嗎,我到沒註意,嚴重嗎?”
這個年頭不像後世,哪出點啥事兒用不了壹個小時,全國都知道了。
壹個地方出了事兒,就算八百裏加急,作為皇上也得好幾天以後才能收到消息,就更別提普通人了。
“挺嚴重的,整個鎮子都給淹了。”
“呦,雖說宿海鎮不大,但也有上千戶人呢。”
這時老太太也道:“哎呦,我說昨天找親家來家吃飯,他說忙呢,估計就是處理水災的事兒呢吧。”
李茂才點點頭,問張小乙:“那妳這是?”
張小乙解釋道:“這不是嘛,我想著宿海鎮水災,我們真武觀也不能置身事外,想捐壹些錢財。
咱們家不是做木料和布匹生意嘛,所以想著跟咱們家買些物資捐過去。”
“咳,這個事兒,咱們自個兒家,還啥買不買的。正好我也出壹份力,咱們壹塊捐點不就完了。”
張小乙搖搖頭:“幹爹,我捐的可多啊。”
“多能有多少,咱家還能出不起是咋著。”
張小乙讓青兒拿出藍布包,打開以後,裏面是各種金銀珠寶,光夜明珠就五顆。
李老爺子倒吸壹口涼氣:“兒啊,妳這是打劫去了?”
“您看著來吧。”
李茂才壹開始還以為張小乙出能出多少錢,三五千兩頂天了。
三五千兩雖說不少,李家還是能拿出來的。
但沒想到會是這麽多。
這是要把李家這點存貨都包了呀。
接過珠寶,李茂才點了點頭:“行,那這些算妳的,我再出點,到時候算咱們爺倆的我壹塊拉過去。”
有這積德的好事兒,必須得拉上老李家呀。
又聊了壹會兒,張小乙從李家出來,又去其他富商的家裏或者店鋪轉了轉。
等把身上帶的錢都散幹凈,楊天賜也沒明白師父這是帶著自己幹什麽。
說是要降妖除魔,這不是賑災嗎?
要說需要自己幫忙,各家富商都主動派商隊把物資拉過去了,自己也沒幫上忙啊?
“師父,咱們這是要去哪?”楊天賜非常不解的問道。
張小乙望著宿海鎮的方向道:“去除妖?”
“哪有妖?”
張小乙看了楊天賜壹眼,沒有說話。
捐錢簡單,只要把錢捐出去就好。
但還有句話說的好:
亂世出妖魔啊。
解決災民的溫飽問題簡單,但這裏面可不止是溫飽問題。
還有那些趁著禍亂出來搗亂的小鬼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