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狂潮

金屬裂紋

科幻小說

 壹夕之間蟲災天降,身為沒有無敵異能、沒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對鮮血和死亡,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10章 順利展開

甲殼狂潮 by 金屬裂紋

2019-3-23 20:33

  燙手的山芋攥在手裏,送都送不出去,政工組那十來個人就沒壹個不後悔的,更有壹多半兒打起了退堂鼓,要不是人在木衛零無處可逃,直接撂挑子的肯定不止壹個兩個。
  可再後悔再為難也晚了,事到如今,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
  了解到實際情況的政工組立刻撤回基地,所有人湊到餐廳商量對策,那壹夜,餐廳的燈光亮了整整壹夜……
  倒不是政工組整整商量了壹夜,而是商量完之後所有人都累慘了,離開餐廳的時候忘了關燈。
  針對頑固派的特殊情況,政工組連夜制定了壹整套工作方案,這套方案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第壹步是召集壹批頑固派,不加區分地展開思想工作,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加以區分。
  進步最快、有可能短期進入自我思考階段的分為壹組;進步較快,中短期可能出現改變的分為壹組;進步壹般,需要較長時間轉化的又是壹組;頑固不化,看不到希望的再分成壹組。
  總而言之,就是分門別類,按水平加以區分,哪怕只能轉化壹部分仆民,也能讓抵抗組織看到轉化頑固派的希望。
  只不過計劃雖然做出來了,政工組全體成員有壹個算壹個,都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真正有信心的半個都找不出來。
  更讓政工組郁悶的是他們不是想說什麽就能說什麽,勸解頑固派的內容必須通過抵抗組織的審核!
  這壹手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不過抵抗組織這麽幹也沒什麽不對,若是交換立場,人類只會比抵抗組織做的更加徹底。
  空降第二天,政工組的工作艱難展開,所有人都清楚地記得,那壹天是2028年10月20號。
  許多年後,當年參與改造頑固派的政工人員回憶起木衛零上的過往時,仍然為當年的艱難感慨萬千。
  這壹天晚些時候,比工程艦早兩天出發的運輸艦終於飛抵木衛零,運輸艙剛剛切入環繞木衛零公轉的軌道,就開始接手通訊信號的轉發工作,並且釋放了壹批通訊衛星,如此壹來,就算運輸艦轉到木星零後面,地球與木衛零之間的通訊信號也不會中斷。
  至此,人類首個駐木衛零空間站正式啟用,為了顯得正式壹點,北都還將空間站臨時命名為天河號。
  之所以是臨時命名,是因為這艘運輸船隨時都可以飛走,壹旦脫離木衛零,天河號這個名字就不再屬於這艘運輸艦。
  工程艦完成空投任務之後壹直停在木衛零外星面,暫時充當技術人員的棲身之地,天河號投入使用之後,工程艦馬上把技術人員轉到天河號上,隨即功德圓滿的工程艦啟程返航。
  北海號向禹山號和天河號轉交了壹批武器裝備之後,也奉命撤回,木衛零軌道外只剩天河號和禹山號。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僅僅兩天後,又壹艘工程艦按時抵達,不僅帶來了前進基地二期工程的設備,還帶來了第二批技術人員。
  第二艘工程艦抵達的第壹件事,就是把設備空投下去,初建的前進基地只消停了幾天,就開始建設二期工程。
  這壹次的艙室稍微多壹點,葉涵帶著戰士們,外加壹群外星人忙活了兩個多少時才完工,再加上驗收檢測的時間,壹共耗時四個多小時。
  二期工程完工後,前進基地擴大壹倍有余,可以容納壹百余人長期工作生活,繼續空降的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當天晚些時候,天河號將第壹批技術人員送上木衛零,成為前進基地的第二批住客。
  誰也沒打算把技術人員壹直放在空間站上,如果那樣的話,北都根本不必把人派過來,留在北月洲看視頻和在天河號上看有什麽區別?
  技術代表團比軍事代表團還要活躍,登陸之後立馬嚷嚷著要看行得發動機,恨不能壹口吃個胖子,馬上就完成行星發動機逆向測繪。
  今天實在太晚了,葉涵好說歹說,總算攔住了激動的專家團,說服他們明天再跟抵抗組織聯系……葉涵不僅要保護專家們的安全,還得督促他們按時休息,他暗地裏自嘲過好幾回了,說自己來木衛零就是當保姆的。
  這個保姆可不好當,能參與技術代表團的專家不敢說是行業大拿,至少也是真正的專家,都是那種把技術的重要性刻到骨子裏的人。
  在技術人員的選擇上,北都也是絞盡腦汁,剛把征集技術專家的消息放出去,北都就立馬被來自全國的申請淹沒。
  那可是跟外星人合作,研究外星人的超級裝備,搞技術的能碰上這麽壹個機會,簡直就是上輩子加上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可這事兒不是誰想去就能去,北都必須全盤考慮。
  頂尖的技術專家是戰略資源,無論如何都不能送到木衛零那個危機重重的地方去;高級專家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北都同樣舍不得;但是中層以下又擔心水平不足,無法擔當大任。
  而且重要位置上的專家、有重要研究課題的專家,還有身體條件不允許的專家都被排除在外,總不能為了研究外星設備,讓國內的項目停擺。
  為了能參與合作項目,凡是有資格參與這個項目的專家學者無不費盡心思,請客送禮拉關系,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紀檢部門下狠手整治壹番,才讓這股歪風邪氣有所收斂。
  北都糾結了很久,總算選出了壹批人,其中高層專家只有寥寥數人,而且要求他們必須呆在天河號,絕對不準登陸木衛零。
  搞技術的都有點臭脾氣,但是不接受這壹條就不準進入技術團隊。
  有機會登陸的都是水平次壹點的,就算損失了也不會傷筋動骨。
  至於那些沒機會親抵木衛零的專家也必須安撫,北都直接以研究外星技術的名義把他們召集起來,研究課題就是根據天河號傳回的數據復制行星發動機。
  當然這只是遠景期望,課題組的第壹項工作是盡快搞清行星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