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遊輪

橫空日月

科幻小說

“我不怕妳……妳,妳不要過來,我才不怕妳,不,不要過來,啊……”
在漆黑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80章 磚家和專家

位面遊輪 by 橫空日月

2019-2-2 16:41

  “陳老師,等壹下。”陳堪上完課之後,經過歷史系辦公室的時候被教學秘書郭琴給叫住了,她拿著壹個檔案袋走向陳堪。
  “哦,郭老師,什麽事情?”
  郭琴將手中的壹個檔案袋交給陳堪說道:“這是陳老師妳之前的課題申請表,不過很遺憾,沒有通過!”
  “申請表?”陳堪還楞了壹下,壹時間沒反應過來,郭秘書將檔案袋伸到面前的時候,陳堪才接過檔案袋,看到檔案袋上的幾個字才明白是什麽意思,然後聳聳肩說道:“看來我還要繼續努力。”
  這是陳堪之前申請的三個課題,本意是想要通過課題能拿到科研基金,不過這些部門的工作效率實在是不怎麽樣,兩個多月了才給陳堪回復。
  “陳老師,妳沒事吧?”郭琴面帶憂色地問道。
  “沒事,我能有什麽事,沒通過這不是很正常嘛!”陳堪灑脫壹笑道。
  郭琴是擔心陳堪因為這次的失敗導致他的自信心受打擊,畢竟之前陳堪是那麽優秀,第壹次正式申請課題卻沒有通過,她擔心陳堪會想不開,本來想要安慰兩句,不過看陳堪臉上的表情不像是開玩笑,也就沒有在多說什麽。
  其實陳堪是真的不在意,陳堪當時申請課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囊中羞澀,所以想要申請幾個課題,拿些科研經費,不過現在沒有這個必要了。
  上個月校運會的六千塊獎金,加上工資到賬,還有幫劇組做的那個關於秦朝禮儀研究的五萬塊錢也已經到手,現在陳堪不差錢,所以課題能不能通過陳堪根本不在意。
  而且陳堪心中很清楚,這個課題能不能通過也並不是單純看妳科研水平,陳堪敢毫不客氣的說壹句,那些“滿腦肥腸”的審題人哪裏有能力去判斷什麽課題是真正有價值,他們更加看中“表面功夫”。
  最直接的壹點就是在申請的文檔中要做壹份“開題報告”,這個“開題報告”裏面有壹個必填的叫做“研究意義”或者說“研究價值”。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妳要告訴國家,妳這個研究課題到底有什麽價值,有什麽意義,值不值得國家出這個錢讓妳做研究。
  而真正會申請的人,他們會在這壹點上著重下壹些功夫,即使是研究壹顆紐扣,也要展示出那種驚天動地的價值來。
  當然這個還是要聯系具體的研究課題,不能只是壹個勁的狂吹,畢竟審題人也不是白癡,妳要是寫壹顆紐扣能推動國家經濟發展,能打敗美帝國主義,這個就有些過分了。
  當然不僅僅是這樣,壹個小小的課題申請這裏面的門道還有很多,每年的科研經費畢竟是有限的,有時想要拿下課題,妳還必須要調動妳的人脈資源去爭,特別是國家級的課題,那絕對是“拼爹”。
  為什麽中師大歷史系拿不到國家級的課題,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已經就是沒有壹個牛掰的“爹”可以拼。
  這些陳堪自然是懂,如何寫壹份漂亮的申請報告陳堪也會,要拼資源,這個陳堪也很強的,陳堪是正兒八經的名師訓練出來的關門弟子,雖然主要資源集中在南方,但也能影響到中海,但陳堪並沒有這樣做。
  因為那個時候陳堪剛剛經歷過霍元甲位面,那時候的陳堪心中有點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還有些自傲,不想做這些小動作,想要堂堂正正的獲勝,還有點天真,要是換成現在的陳堪,那情況絕對不壹樣。
  “陳老師!”經過系辦公室的時候,陳堪被老師叫住,而經過系資料室的時候,陳堪被壹個學生給叫住了。
  “是方煢啊,有什麽事情嗎?”這個正是陳堪在中師大第壹個認識的歷史系學生,大四的方煢。
  方煢猶豫了壹會說道:“老師,您能幫我說壹說南方大學的老師嗎?”
  “額,妳具體想要了解什麽?”陳堪眉頭微微壹皺問道,陳堪對於方煢的印象不是很好,這個女同學心機太重,經常自以為是,做事情帶著強烈的目的,之前研究生報名的時候,她也對陳堪進行了旁敲側擊。
  研究生報名必須要報學校,而且只能報考壹首學校,所以需要很謹慎,方煢對陳堪進行旁敲側擊的原因就是想問問陳堪有沒有能力將她送進南方大學。
  她是壹個典型的陰謀論者,在她的認知中,其實並沒有什麽真正學者,那些出名的學者提出來的觀點也在她看來不過是稀疏平常,沒什麽了不起的,在她看來他們出名不過是人脈廣而已。
  在她看來陳堪就是屬於人脈比較廣的那壹類人,否則陳堪怎麽能在碩士就拿下“論文百佳”,這絕對是“背景通天”。
  確實是不可否認,有那麽壹些靠著人脈和炒作成為“專家”的人,大家更喜歡稱呼他們為“磚家”,那些人其實並不是這個圈子的人,是被專業圈子排斥的,他們的人脈基本上都不是圈內人,大多數是什麽媒體人之類的,讓他們成名的是媒體的運作,而不是因為學界的認同。
  因為媒體掌控著話語權,這就會導致出現壹種情況,這些人東拼西湊出壹本書,然後被壹些媒體捧上神壇,然後難免會有壹些圈內人從專業的角度去解析,給出壹個不好但是相對專業客觀的評論。
  然後媒體就會開始引導了,讓吃瓜群眾認為那些真正的學者是出於嫉妒所以給了差評,是眼紅了,這就使得那些“磚家”的形象很符合群眾想象中那種被惡勢力打壓的英雄,由此讓這些人的名氣更上壹層樓。
  真正的學者,是不會因為壹個人去刻意批評他的作品,就比如《明朝那些事》和《品三國》,真正的學者,最多挑壹些裏面存在的歷史性錯誤,加以改正,但絕對不會去攻擊作者本人,簡單的說就是對事不對人,不會用自己歷史學者的這個身份去壓壹個所謂的外行人。
  但某些磚家就會,有的時候就是揪住壹個小錯誤,然後攻擊作者,因為他們需要關註,他們和那些明星藝人壹樣,需要關註,內在的邏輯其實和藝人明星差不多,需要關註度,那對他們來說就是壹切。
  至於壹些學者提出來的觀點看起來“稀疏平常”,這是因為沒有看見這個觀點背後的那座大山。
  做壹個比喻,就好像中國的學生在翻譯古文和英文文章的時候,經常會有壹種錯覺,就是看起來它們是什麽意思完全明白了,但是當妳真正靠自己的能力動筆去翻譯成文字的時候,那翻譯出來的文章絕對會讓妳想撞墻的,因為根本就不是人話,和心中想象的完全不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